喜讯我区春润水产合作社理事长沈竑荣获
“上海工匠”
在年1月6日举行的年“上海工匠”选树命名大会中,我区的上海春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沈竑获得大铜章,被选树命名为“上海工匠”。该荣誉彰显了我区农业经营主体爱岗敬业、钻研技术、攻坚克难、创新超越的奋斗风采和工匠精神,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求极致、求完美,凝聚工匠力量砥砺前行,不懈奋斗投身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树立了榜样。
沈竑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上海工匠
上海春润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初试牛刀人工繁育蟹苗成功
沈竑来自鱼米之乡—浙江湖州。年他毕业于浙江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同年进入上海水产大学读研究生,年硕士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从事海洋环境生物监测工作。应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铁饭碗。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在年他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那时他只有31岁。同年又被评为国家海洋局十大科技精英。在别人眼里,他是一帆风顺事业有成。凭心而论,海洋局的工作与待遇是不错的,但沈竑并不满足于现状,在工作之余,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使自己内心更充实。他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他大学的梦想,从事水产养殖与科研。另外,他认为一个有创业意识的人,必须跳出传统的择业观念和固有的思维模式。做一个敢于挑战的人。
年,对于他的人生来说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他经过两年多对崇明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河蟹育苗和蟹种培育是当地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另外无论从崇明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还是从他本人的专业来考虑,崇明不仅是他创业的一个好地方,也将是实现他人生价值的好地方。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国家海洋局舒适的工作,一个人来到了祖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受聘于上海瀛生实业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
在一个把进城当终身追求的年代,自动到农村去养鱼养蟹需要一定的勇气,但他认为内心的满足才是人生快乐的源泉。
满怀激情、踌躇满志的他排除了所有的阻力,踏上了追求内心充实的征途。他先后在崇明团结沙等养殖基地工作。当时那里的生活条件非常差,其艰苦程度远远超出城里人的想象。在九十年代的中后期那里依然没有自来水,没有有线电视、没有空调和浴室,晚上所有的娱乐活动就是守着一个图象很模糊的电视机,三伏天关着房门热得难以忍受,一开门无数蚊子又毫不留情地向你袭来;数九寒冬时,凛冽的北风透过门缝呼啸而入。物质生活的贫乏和艰苦,没有减少他内心丝毫的快乐,当他在显微镜下看到河蟹胚胎出现心跳时,他赞叹生命的伟大,自然界的奇妙。在他的精心看护下,河蟹胚胎发育成熟,破膜而出,一次次蜕壳后成为蟹苗时,崇明岛首次人工繁育蟹苗成功了!喜悦无以言表,内心甚感满足。在崇明岛从事河蟹养殖的岁月里,做科研项目既完善了他的理论知识,增长了他的才干,又让他成为农民兄弟可以信赖的技术员。在那几年艰苦的岁月里,他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市县两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发表了相关论文、论著30余篇,并多次在相关的国内和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并普遍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