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福利今年大闸蟹价格下降,送你选蟹
秋意渐浓,又到了品蟹的好时节。
连日来,浦东和松江大闸蟹陆续开捕。每年这个时候,伴随着食客们大快朵颐,这些张牙舞爪的“蟹将军”和往年有何不一般、又该如何挑选等问题也总会被抛出。记者采访了上海市河蟹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成辉。
首先要指出,螃蟹有海蟹与河蟹之分,两者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有绒毛。河蟹又被称为中华绒螯蟹,是指在湖泊、池塘等内陆水域生长养殖的淡水蟹。它会经历到近海口繁殖,随后洄游到淡水中生长的过程。
“从全国来说,河蟹养殖面积整体上有所下降,但产量与去年相当。”王成辉介绍。今年河蟹规格普遍较大,这是由于高温季节短,河蟹生长较为平稳。“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立秋之后,螃蟹黄满膏肥,是最佳的品尝时机。不过,今年大家不妨多一点耐心,‘西风响’会比往年稍晚——河蟹成熟也比以往晚10-15天。”
据介绍,随着科技支撑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河蟹养殖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认识不断深入,以“种草、稀养、投螺、调水”为核心的生态养蟹技术不断丰富和发展,内涵不断提升,全国各地出现各具地方特色和水域特点的生态养蟹模式与技术。同时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河蟹绿色养殖技术开始发展,养殖环境优美、养殖过程清洁、养殖产品绿色的养殖方式将助推河蟹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养出的河蟹不仅规格大,而且口感好、品质优、安全保障强。
而从上海来看,本地河蟹养殖面积总体稳定在1.4万亩左右,产量预计在吨上下。“大家会发现,上海不抢‘中秋’‘国庆’等节假日,而是遵循河蟹生长规律,本地河蟹的品质也在逐步上升。”与部分外省市不同,上海的大闸蟹通常论“个”买。“和去年相比,同样规格的大闸蟹单价有所下降,百姓得的实惠是在提高的。”王成辉表示,“今年是吃蟹品蟹的幸福年!”
王成辉透露,历经十余年选育的中华绒螯蟹“江海21”品种,已成为申城养殖大户的首选,全国影响力也正逐步增强。“‘江海21’育种也进入了2.0版。其特色是亲本更大、外形更好、生长更优、遗传更纯。”
选蟹“六字口诀”
如何挑选螃蟹,市民朋友们可按“六字口诀”:算、看、捏、掂、比、翻。
算是指算时令——九月圆脐十月尖。阴历九月,雌蟹丰满,蟹黄充实;阴历十月,雄蟹壮实,脂膏多,肉味鲜甜;
“看”是看体色,蟹壳呈现黑绿色而且富有光泽,即所谓“青壳”,品质较佳,如蟹壳背部呈黄色,则蟹品质或许会打上折扣。
“捏”是捏蟹脚,有经验的顾客会通过蟹脚是否结实来判断;
“掂”是掂重量,同等大小的蟹,掂着重实则丰满;掂着轻飘则尚未长实;
“比”则指头胸甲后端与腹脐之间缝隙的宽度,宽度大表示肥满度高,性腺发育好;
购买时,还可以将没被“五花大绑”的螃蟹翻身观察,如果可以迅速翻身的,一般活力较强;如果自身已经不能翻动,则活力较弱,存放时间一般不长。
老生常谈但仍需提醒的是,螃蟹中蟹肠、蟹腮、胃和心脏不建议食用。蟹腮是存在于蟹腹部的两排较软的,像眉毛一样的东西;蟹的胃是藏在蟹黄后的一个三角状物质;而心脏则被称‘六角板’,掀开蟹壳,可以看到一层黑色的膜衣,六角状的蟹心就在黄膏与黑色膜衣之间。(金海岸工作室郜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