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蟹共作成农民增收新法宝

在贺兰县,有水有田处,就有“稻渔共作”的探索,就有“宽沟深槽”的建设,就有名优新品鱼种的展示。近年来,贺兰县突出抓好名优品种设施养殖、稻渔综合种养、休闲渔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截止年底,全县养殖水域面积5.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占全区16.7%,占全市57%,水产品总产量达5.8万吨,打造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乡村产业图景。

沉甸甸的稻穗儿低着头

个头喜人的稻田蟹在田埂地头悠哉地吐着泡泡

在立岗镇永兴村的稻田里

稻谷产销合作社的工人们

把笼网抛入稻田四周的环沟内

不一会儿就盛满了个头肥美的稻田蟹

今年39岁的吴英平是立岗镇的水稻种植大户,前些年,因为种植水稻效益不是很好,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他萌生了养蟹的想法,于是年成立有机稻蟹基地,通过稻蟹共作提高土地效益。吴英平算了一笔账,就今年而言,种植费每亩元,土地流转费元,出售螃蟹每亩获元,除去地皮费、人工费、饲料、机械费,预计一亩地纯收入为元,这样2亩地就可以挣多万元。从村里第一位“吃”螃蟹的人,到探索“宽沟深槽”这一“稻渔共作”特色综合种养新技术,这期间吴英平花费了12年。稻因蟹而优,蟹因稻而肥。在提升稻米品质的同时,环沟里养殖的肥美河蟹,也能助力养殖户取得蟹稻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可喜成绩。

贺兰县立岗镇永兴村稻谷产销合作社负责人吴英平:“把质量好的现在上市,蜕壳的再放到池塘里面进行育肥,这段时间主要以批发为主,准备月底开始大量上市。这几年一直是稻田立体种养,以稻田宽沟深槽模式,产量一年比一年高,从近两天抓的螃蟹情况看,今年的产量要比去年还高10%,去年有30斤左右,估计今年在40斤左右。”

“宽沟深槽”综合立体养殖模式是通过在传统的稻田周边深挖沟槽储水养殖螃蟹,能达到“以稻养蟹、以蟹养稻”的绿色生态种养的目的,在增加水稻土地的肥力、节约黄河水资源上都大有裨益,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绿色农业健康发展。此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种植模式,不仅每年能让企业实现特色优质水稻和稻田蟹的双丰收,还能带动周边的村民在基地就近务工增收。村民王学山说道:“在本村干活,又方便还能照顾家里,每月还能领元的工资,挺好的。”截止目前,吴英平已为立岗镇0亩稻蟹提供了蟹苗。

虽然打通了“稻田蟹”的养殖模式,但吴英平还在思考,作为新农人,自己还需要转变思维,强化运营管理,从农业到产业,突出抓好“宽沟深槽”稻渔综合种养和“以渔改碱”新技术试验示范,努力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地域自主品牌,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稳粮增效、稻渔双赢”的综合效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吴英平说,“今年还会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蟹”文化的主题挖掘,结合黄河、稻田、村落等文化元素,打造建设花田香蟹主题公园,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打造乡村旅游新时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52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