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探索河蟹产业链法律服务新模式
河蟹产业是兴化的特色经济和富民产业,从事大闸蟹养殖、销售的蟹农有30多万人,年产值45亿元。兴化市司法局立足构建“大公共法律服务格局”,以城乡基层“援法议事”活动开展为契机,以“法蟹畅行”项目实施推进为抓手,搭平台、建机制、求实效,努力把“援法议事”平台打造成离蟹农很近、与蟹农很亲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务之家,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1+3+N”力量法,建强服务联盟。坚持党建引领,党支部建在河蟹产业链、党员聚在河蟹产业链、群众富在河蟹产业链,让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支柱产业发展血脉。“1”即“一村一库”。“法蟹畅行”议事团依托全市个行政村普遍建立的“援法议事”成员库而建立,既注重党员示范、村干部带头、群众主体的议事格局,又注重老模范、新乡贤、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网格员作用的发挥。“3”即“三支力量”。各村“法蟹畅行”议事团开展河蟹产销类议事活动,根据议题类型和复杂程度,主要选取或邀请三支力量参与议事,一是属地党政干部,确保河蟹产业规划和发展重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协调;二是市司法局百名律师、百名基层法律工作者“双百”服务联盟成员,确保专业法律问题有人解答、有人化解;三是水产养殖协会成员专家,确保技术难题、产销障碍得到辅导、得到破除。“N”即多元力量,包括利益相关方参与议事、表达诉求,“两代表一委员”建言献策、参谋出招,机关干部下沉一线、贴心服务,养蟹能手传经送宝、交流共进,法律服务志愿者普法宣传、走访入户等。
“四化”推进法,精准把脉选题。“项目化”推进。围绕河蟹产销关键节点,紧抓春耕备耕、河蟹成熟上市关键时期,做好共性选题,议事范围和内容贯穿抬田、提水、种草、下苗、投螺等养殖全流程,覆盖检验检疫、加工、包装、运输、储藏、配送、售后等各环节,真正做到全生命周期法治护航特色产业发展兴旺。“个性化”选题。根据蟹农和专业合作社的法律需求,开展专题议事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主要帮助解答法律咨询、审查合同条款、协调化解矛盾纠纷、进行“法治体检”、研判预警市场风险、开展法治宣传,努力起到“议事一案、教育一批、辐射一片”的效果。“信息化”赋能。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市镇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苏解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