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送吉鱼蟹养殖添利
本文转自:榆林日报
记者魏丽娟延丹
子洲县马蹄沟镇吉利坪村青山环绕,高原出平湖,千亩鱼塘呈带状横亘东西,和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传统印象不同,俨然一派塞上江南的风光。
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当地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早年间外出创业打拼的吉利坪人纷纷回到家乡,成为致富带头人,他们发展“鱼蟹养殖+旅游休闲”,建起山地核桃基地,打造数字乡村,不断刷新乡村治理新面貌,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呈现出一幅富裕、美丽、和谐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生态养殖逐梦“绿富美”
盛夏时节,吉利坪龙水源生态农场专业合作社的鱼塘里,肥硕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河蟹三五成群挥舞着爪子爬来爬去,高原水乡美不胜收。
可谁又能想到,这碧波万顷的前身,竟是一片撂荒的盐碱地!年以前,这片土地多年无人耕种,芦苇丛生,沟道杂乱无序,是村民们口中的“烂沟沟”。
但是,返乡创业能人、村党支部书记李宁却一眼相中,“吉利坪沟道泉眼多,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在这条沟里搞水产养殖,不是不可能。”曾有水产养殖经验的李宁,迅速将当地土质、水质送往宁夏水产研究所化验,最终得出结论:指标适合水产养殖。
很快,组建合作社、抱团发展水产养殖的计划在全村传开,而迎接李宁和村两委的却是“一盆冷水”。
“我长这么大,村子就没养过一条鱼!咱农民家底薄,赔不起啊。”村民刘向荣的想法正是乡亲们的忧心所在。
“乡村振兴靠什么?靠的是人心齐、敢创新,咱们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自然跟着来。”李宁下定决心,他和村党支部5名党员一同发起,组建合作社,打造天然生态鱼塘,同时进行道路硬化、坡地绿化,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旅游业也日益兴起。
该村坚持现代化养殖,配备全程自动化养殖系统,设备先进、技术可靠,鱼塘健康稳定发展,经济效益越发凸显。“鱼塘主要以草鱼为主,平均每年养殖多万条,一年卖鱼万元不成问题。”李宁欣喜地说,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纷纷入股,第二年合作社入股人数达43户,入股资金40多万元,翻了三番;年入股人数继续增加,达到93户,入股资金万元,同年分红820元,全村在家的80%农户入股合作社,水产养殖成为全村又一支柱产业。
“年年分红,年年受益,去年我领到了1万元,养鱼真是好!”如今,刘向荣也是合作社股东之一,提到水产养殖,赞不绝口。
今年,合作社又从子洲县水产站引进中华绒鳌蟹,同时正在试验养殖“黄芪鱼”,产业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硬核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年,子洲县重点打造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吉利坪村就是其中一个。
这一年,联通公司建设的吉利坪村数字乡村平台启用,通过信息化服务,为乡村提供智慧党建、群众档案、视频监控、应急广播等需求,为村民提供农技服务、办事指南、便民服务、直播带货等功能,各项“硬核应用”软件带给当地老百姓暖心的体验。
记者看到,村民们只需轻点手机平台,便可对内容进行浏览,各项利民政策和乡村信息均可掌握。“手机能交电费、交养老保险,可以开证明、申请疫苗接种,服务项目特别多,办事效率高,节省了不少时间。”老人钟瑞已经享受到了“数字化”的便利。
更暖心的是,经本人同意,联通还为27户留守或独居老人安装了视频探头,子女可以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