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闸蟹从白马湖畔走向国际市场
风光旖旎的白马湖畔,蟹塘星罗棋布,在绿树掩映下,犹如面面银镜。金秋时节,蟹塘里有了更多欢声笑语,满是丰收的喜悦。“公蟹六七两,母蟹四五两,今年长势非常好。”张广逸提起爬满螃蟹的蟹笼,开心地说。白马湖水域辽阔,水质洁净,水草丰茂,是螃蟹的理想“住处”。张广逸介绍,年从常州工学院毕业后,他子承父业,回到家乡淮安区漕运镇,创办领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螃蟹养殖。经过10余年发展,养殖水面从最初的多亩扩大到现在的多亩。在淮安区水产养殖行业,张广逸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养殖螃蟹的规模在全区数一数二。在大伙眼中,他是个值得敬佩的创业先锋、技术能手,也是令人尊敬的致富带头人。“大学毕业后我返乡创业,把家乡得天独厚的优质生态资源作为从事水产养殖创业发展的资本。”张广逸介绍,毕业那年他租赁白马湖畔的多亩低洼地,投入数十万元进行改造,搞起螃蟹养殖。由于水质好、技术精,张广逸的螃蟹长势喜人,喜获丰收,当年获利百万元。从此,他看到了养殖行业的希望,把养殖获得的收益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上,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种类更加丰富,并实现精品化养殖。张广逸邀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服务工作站专家教授上门指导,购买大量水产养殖相关图书,钻研学习,探索出养殖高规格高质量河蟹、龙虾的方法。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技术能手。养殖基地里,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农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等牌匾引人注目。经常有周边农户和外地水产养殖户到领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张广逸总是热情相待,并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在他的指导下,我家的蟹塘现在每亩水面投入蟹苗1余只,每只都能长到三四两以上,养殖效益提高了一倍。”一位水产养殖户高兴地说。养殖过程中,张广逸坚持“食品安全大于天”理念,全程无抗养殖,使用绿色的生产饲料以及天然饵料,精心养好每一只蟹、每一只虾,带动周边养殖户获得更多效益。目前,“领湖大闸蟹”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甚至宁夏、四川等地,每年除了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自家蟹虾外,张广逸还帮助周边养殖户销售水产品。为此,领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于年获评全国级中邮惠农示范社。“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只有大家在创业路上手拉手,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希望不断扩大养殖‘朋友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带动更多的乡亲共同走上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张广逸充满信心地说,他将充分利用规模、生态和质量的优势,新建跨境电商对接平台,让大闸蟹从白马湖畔更加快捷畅通地走向国际市场。■融媒体记者杨尚王正道杨帆通讯员赵寿金
上一篇文章: 蟹王黄春谁说崇明蟹养不大新华网客户 下一篇文章: 同江市因地制宜兴产业小螃蟹撬开大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