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鲜营口烹出的文化营口菜的传承与创新

今天做客到《主播带你去旅行》的嘉宾

为红运大饭店厨师长孙志

主持人远方和子兴

品鲜营口

常言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每个地方的口味各异,或嗜辣喜酸,或爱咸嫌甜,但却很难不爱“鲜”。鲜是最复杂最难以描述的味道,却也是最丰满最奇妙的味道。营口饮食中的“鲜”浓缩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基因,特有的海洋饮食文化给营口人提供了对“鲜”味独到的见解。

每周三,随小编一起去攀达营口美食之巅,用味蕾体验什么是“舌尖上极致的美”。

第五期——营口菜的传承与创新:红运大饭店

营口靠山近海,山货、海货齐全。地处辽南中部的营口,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集聚区,汇集了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又因位于大辽河入海口,为东北出海门户,辽河流域的地方文化和以“闯关东”为代表的移民文化汇聚营口,形成了南北文化和农牧渔业文化的交流、交汇、交融。这些因素使营口逐渐形成了农林牧副齐全,山货海鲜齐备的营口饮食文化特色。

古营口由于地域及民族融合的原因,饮食上的多元食风不断改变。主要的是不尚奢华,讲求实惠。由于气候原因,古营口的蔬菜品种不是很多,因此过冬有“贮菜”习惯,每年,还要腌制酸菜和咸菜,晾晒一些干菜,以解青黄不接之时的菜蔬。肉品中,元代重羊,明、清时代重猪,猪、羊、鸡、鸭并举,辽东湾产鱼,渤海湾五大渔场,有两个近在咫尺,水产品中会不时上市,故餐桌上不会少了本海的产品。

那时候,辽东湾是以盛产黄花鱼著称。立夏前后,黄花鱼回游,由南至北进入辽东湾,“其群如阵”。《盖平县志》说:“一季间约二十余日,产额可达四五十万斤,邑人皆以盐渍,用之四季无缺。”

在烹调上,鲁菜对营口的餐饮有一定影响,营口人喜欢烤、涮、扒、熘、爆、炒,喜好鲜咸醇的口味,葱香与酱香突出。菜品大多酥烂,火候很足,有敦厚庄重之感。肉品中爱吃白肉、鱼虾蟹蚌和野味,嗜肥浓,喜腥鲜,口味重油偏咸。制菜好用豆油与葱蒜或是紧烧、慢熬,使其酥烂入味;或是盐渍、生拌,只调不烹,取其酸脆甘香。“家炖大头宝”、“家炖黄花鱼”、“海鲶鱼炖豆腐”、“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肉丝拌拉皮”菜肴由来已久,是以前营口人的所爱。

对营口菜有冲击的是清晚期,由于营口是东北最早的港口,南船进入辽东,使得南商们带来了一些新的烹饪手法和饮食习惯。营口从盖州大清河口通商以来就建造会馆,包括三江会馆、福建会馆、山东会馆及山西会馆等等。商人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会按照家乡习惯烹饪,造成了对本地菜的冲击,影响本地菜的一些口味,这种结合式的冲击对本地菜提供了创新的机会。《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之后,开营口为通商口岸,英、美、法、日等国纷纷来到这里,建领事馆、开办银行和洋行,也使得营口的餐饮技艺有所提高。营菜一词也随着营口菜的传承与创新而提出。

营口的饮食文化中蕴含着开放融合。就拿营菜中唱主角的海鲜来说,开放融合是大海的气质,营口的饮食文化中“鲜”是最能体现海的味道。“鲜”与“先”同音,营口人素以敢为天下先而被外界称道。先是先行先试,先是一种胆量;鲜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味觉体验,是饮食中最平常的而又玄妙的一种境界。营口人将“鲜”与“先”完美融合,创意出一道道风味浓郁的美食。鲅鱼,学名马鲛,鲅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营口人对鲅鱼的食用颇有创意,高压鲅鱼头、鲛龙摆尾、琉璃鱼腩丝、野菜鲅鱼酥、鲅鱼馅饺子……融汇了鲁菜、粤菜、宫廷菜的制作手法,十几道取材鲅鱼不同部位的海鲜是营菜中独有的鲜味担当。

人们常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形容敢于创新、勇于变革的人。营口人善于吃三种螃蟹,河蟹、海蟹和河海交界处的“骚夹子”。营口身处河海交汇处,区别于其他沿海城市,很多河海之间的水产品味道鲜美,给地方美食文化提供了丰富特色食材,河海特色也是营口菜系的一大亮点。营口人将穴居于河口的泥滩或通海河流的泥岸上的天津后蟹(学名)称之为“骚夹子”。与生俱来的鲜美味道,腌制、炸酱或是制作成蟹膏、蟹冻,营口的厨师能将其烹制出十几道菜肴,但营口人最钟爱的吃法还是将其捣碎做出来的“骚夹子豆腐”。

同样为了食“鲜”,营口本地的渔民要在每天凌晨涨大潮前将船驶出码头,到辽河口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待到午后满潮时再将船驶回渔港,收获的鱼、虾、蟹直接卖给等候在码头上的商贩,他们将这种捕鱼方式称之为“赶潮”。会吃海鲜的营口人也会“赶潮”,他们能根据潮水涨落判断出渔船返港的时间,准时来到渡口边上的集市采购“海货”,不再是图价钱便宜,营口人认为,只有这样的食材烹制出的佳肴才是真正的“鲜”。

在美食上“敢为人鲜”(新鲜的“鲜”),在发展上“敢为人先”,是一种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也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品格。人所共知,中国的各大菜系都是以省为名,能够以一个城市作为菜系的,寥寥无几。营口作为一个北方沿海开放城市,以地名的字头命名菜系,作为城市文化符号亮相,挖掘餐饮文化底蕴,创造出一个名字响亮的菜系品牌,正是在充分证明这座城市的气魄和胸襟。

营口红运大饭店的厨师长孙志发扬了营口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以其精湛的厨艺与对营菜独到的见解,在老营口菜的基础之上烹制出了一道又一道营菜的代表作,让来营的游客得以品尝到既正宗又标新立异的营口美味。其中,清蒸本海河刀鱼、大头宝鱼丸子汤、清蒸奥黄鱼是只有在这里才能品尝到的珍馐。

饮食文化得益于营口的社会发展,也见证了营口每个时期的经济振兴。如今,营口又迎来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川菜、粤菜、湘菜等菜系又纷纷进入营口,一大批富有才华的南北厨师,用各种流派手法烹制本地食材,在互相融合中不断丰富着营口菜系。随着营口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率先崛起,这座集纳山、河海、林、泉、寺的港城已形成自成体系的美食文化。

小编推荐:

品尝地道营菜就去营口红运大饭店的中餐馆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0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