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大闸蟹个头始终是追求的目标,重量越大价
秋天是食蟹的好季节,这个时期的螃蟹,无论公母,都是很肥的,母蟹则黄多,公蟹则膏满,因为这个时节,正好就是它们的繁殖季。国人最喜吃的蟹,恐怕非大闸蟹莫属了,虽然它只是一种河蟹,可是论口感以及味道,却完全不输海蟹,甚至连个头也不比大多数海蟹差,养得比较肥的,普遍能在四两以上。这样的重量,就算在海蟹中,也算中上了。养大闸蟹大闸蟹其实是一种俗称,是江南一带的人对阳澄湖里养出的中华绒毛蟹的称呼,它是带有地域色彩的。然而随着这种螃蟹的名气越来越大,各地的养殖业迅速增多起来,渐渐地,大闸蟹就成了中华绒毛蟹的一种普遍称呼。但就品质来说,仍以阳澄湖里养出来的为最佳,相应的,价格也是最贵。有些年份,甚至可以炒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只,可见大家对产自阳澄湖绒毛蟹的追捧程度。除大闸蟹这个常用的名称之外,许多养蟹或者喜欢吃蟹的人,也会把这种蟹称为毛蟹,盖因其钳子上有浓密绒毛的缘故,这也是它与其他大型蟹类的最大区别。大闸蟹的品质,除了与产地有关之外,还直接取决于单蟹的重量。不同重量级别,其价格可能会有倍数差异。比如一两多的小蟹,在许多地方就只能卖二三十块一斤,与常见的虾差不多。可是二两以上的,就可以论个卖了,通常要卖到十元/只以上,如此算来,一斤就得超过五十。倘若是三两甚至更重的蟹,每斤的价格还要继续走高,甚至能达到数百元一斤。养大闸蟹由此可见,养殖大闸蟹,就应该以追求更大的个头为目标,越能养出大个的蟹,也就意味着养殖的效益越高。根据目前大闸蟹品种的生长特性来看,管理良好的池塘,平均每只上市蟹的重量在3.7两左右,四两以上的大蟹,可占三成左右的比例。蟹的大小,不但与管理水平有关,也与养殖的密度有关系,越是高密度的养殖,成熟蟹也就越小,反之,低密度状态下,就容易养出大个头的蟹。但另一方面,密度过低,亩产就会受影响,所以在养殖密度以及平均重量这两个数值之间,养殖户们必须学会找到最佳平衡。通常来说,把大闸蟹的亩产控制在~斤之间,就是不错的选择,既可以保证拥有数量众多的大个头蟹,又不至于让养殖密度降得太低。大闸蟹是肉食性的,投喂的饲料,要特别注重蛋白的含量。要想养出高品质的蟹,甚至还应该直接投喂鱼肉,外加少量的玉米等补充性饲料。一些有经验的养殖户,会特意从海边收购便宜的冰冻杂鱼,然后再用这些杂鱼来投喂大闸蟹,根据这些人的经验来看,这样做有比较高的效益,养出来的大闸蟹,也是个大而又肥美。采用这种模式,即便投喂的成本比较高,刨除成本之后,仍然能够获得非常可观的效益。这也正印证了一句俗话,那就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养大闸蟹,就是要你舍得投入,这样才能养出质优而又价高的“肥美蟹”来。今日观点:如果让你来养大闸蟹,是否舍得直接投喂鱼肉?针对产量以及品质这两个要素,你会更看重哪一个呢?欢迎说出你的想法。
上一篇文章: 外地蟹上演大变活蟹,年销几十万件,阳 下一篇文章: 纵湖有蟹礼盐城大纵湖大闸蟹正式开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