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理到操作,详细解读早春时期如何提高蟹

“水瘪子”症最近几年在河蟹养殖中全面爆发,病蟹摄食大量减少,易上草,爬边,上岸,出水易死亡。在池边反应差,有人经过时,螃蟹不会下水,呈现呆滞状态。多数病蟹空肠空胃,肝胰腺病变,有的发白发灰发红甚至肝胰腺糜烂消失没有,腹腔大量积水,鳃发黑,将病蟹倒置过来翻身能力差有的不能翻身,蟹壳软等现象,死亡率高。

河蟹生活在水中,健康状况不易观察,减少水瘪子,提成河蟹回捕率应该从选苗、放苗时期开始预防。当发现开始死蟹时,问题就比较严重了,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治疗难度比较大,我们应该提前预防,科学养蟹。

一、选择优质的苗种,成活率有保障

优质的苗种应当具备三方面的特征:

①健康无病残:外观无磨爪、甲壳黑红斑、纤毛虫;食线清晰粗壮,膘头足,红嘴明显;内部无黑烂鳃,肝胰脏呈橘黄色,分支清晰,无白化、液化模糊现象。

②种质纯正:纯正的中华绒螯蟹应当具有4个额齿尖,缺刻很深;具有6个明显的疣状突起等特征

③培育方法得当:不选近海岸的盐水苗,这种苗早熟、规格小;宜选大塘深水苗,这种苗积温低,易出大蟹。

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苗种的挑选。一方面是剔除病残苗,保证成活率;另一方面尽量做到苗种规格整齐,蜕壳时间集中,方便用药管理。

二、加强投喂管理,及时修复受损肝脏

随着近年来养殖环境日益恶化,河蟹肝脏负担也日趋严重。尤其是刚刚历经越冬期的蟹苗,体质弱,再加上越冬期环境恶劣,其肝胰脏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经调研结果统计兴化、盐都、宝应92个塘口,其中31个塘口存在肝胰腺白化情况,发生白化现象的塘口数量占33.7%。

肝胰脏白化的本质原因是螃蟹应对外界环境应激(如水质恶化、饥饿冻伤、药残中毒、病原侵袭等)而大量消耗体内虾青素的结果。优质蟹苗的肝胰脏饱满黄色很深,与虾青素和蛋白结合形成的成色物质有关,肝胰脏越黄,这种成色物质含量越充分。

虾青素是螃蟹体内一种抗氧化物质,抗氧化性是VC的倍,可以修复河蟹受损的肝脏,促进红膏,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是预防水瘪子发生的最为关键因素。所以肝胰脏白化是螃蟹抵抗力下降的一种表现,浅黄色和浅褐色阶段是亚健康状态,需要尽快修复,否则肝胰脏进一步恶化至乳白和灰白阶段,细胞轮廓已经基本消失,变成完全液化的状态,蟹苗的生命就无法挽回了。

因此,蟹苗下塘后,早期就应该使用虾青素拌料投喂,让苗子体内储备充足的虾青素,以应对早春各种不利的环境因素。

推荐使用“水瘪子预防套餐”,助力河蟹养殖第一步棋。前期投喂进行“多维+保肝护胆中药”混合拌料,促进螃蟹肠道、肝脏发育和消化吸收,增强扣蟹体质,提高螃蟹脱壳质量。修复经过寒冬肝脏和肠道受损的扣蟹,一个月左右可以让扣蟹肝脏橘红发亮,食线清晰粗壮,同时提高翻倍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3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