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蟹塘水浑,出现大量死蟹是怎么回事看看
每年进入六七月份后,水温升高,投饵量增加,许多池塘容易出现水浑、草脏等现象,水呈“米汤水”。水浑时间长,水草长势不好,有的就会“上脏”。这个时候,许多养殖户朋友不敢加深水位,不敢拉掉过多的水草,就容易造成坂田水草生长缓慢。随之而来的就是沟中水草慢慢萎缩腐烂,池塘缺氧日益严重,水环境越来越差。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养殖小龙虾和河蟹池塘水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水浑的原因
1、养殖动物活动频繁:
河蟹蜕三壳后活动量加大,而活动空间比较局限,基本上都在沟里活动。小龙虾也是一样。
2、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池塘底部有机质发酵加快,加重了底部的耗氧。池塘溶解氧偏低会使得藻相、菌相失衡,水体自净能力下降。
3、温差大、池塘水位浅易造成返底。
4、水草生长旺盛,缺乏碳源或营养不平衡造成的水草净化能力下降。
天气突变,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严重缺氧
浮游植物不能满足浮游动物的需要,就会把浮游植物全部吃光,水体变得浑浊
二、水浑的影响
1、缺氧
水浑的池塘水体中的有机质多、藻类少,耗氧量大,产氧少,这样会造成水肥不起来、水草活力差。
2、水草容易上脏
水体中过多的有机质粘附在水草上面容易造成水草叶片老化、萎缩,随之而来的就是长毛、长青苔。
三、处理水浑的方法
1、拉掉过多的水草:
今年沟中水草普遍较好,许多池塘已经封面,应尽早拉掉沟中深处的伊乐藻(水位超过1.2米)(图3),移栽到平台或者坂田,切勿等到高温天再拉草。
2、防缺氧:
适当加深水位(坂田40cm以上),保持水体流通性,水浑的池塘应加强调水、解毒(7天一次),池塘的有机质少了,耗氧量就低了,水就不会那么浑了。目前市场上增氧产品种类繁多。传统的增氧产品受技术和配方制约,一般为3-8小时集中放氧。该类集中放氧的产品短时间内迅速放氧,氧气容易快速溢出水体,池塘存留效果差,且对养殖动物刺激性较大。同时使用成本高,并需要人工时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