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霸道走地头,无肠公子上餐桌
盘锦被称为湿地之都,盘锦的河蟹、大米,更是盘锦的特产。盘锦河蟹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对于河蟹,作为地道的盘锦人,更是有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
(一)小时候的记忆
上小学的时候,教室是一排平房,平房后边是一条水沟,水沟的后边是一大片稻田。
一天早上,我第一个到学校,打开教室门,一只螃蟹在讲台上爬着,两只小眼睛滴流滴流转着,看见我加快了爬行速度。那时螃蟹特别多,怕它影响上课,打开后窗户扔了出去。小螃蟹蹭蹭地向水沟爬去,那才是它的家。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一年发洪水,洪水退去以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到海伦坝的里面去捉鱼,河边上有许多草袋片,打开每一个草袋片,都会有无数只螃蟹,大小不等。我们把捉到的螃蟹放在编织袋里,当我们中午回来的时候,每个人都扛着一袋螃蟹回来。这么多的螃蟹怎么吃呢?
最奢侈的一种吃法,将螃蟹去壳,去足,然后将蟹肉用刀剁碎,将各种调料放入剁碎的蟹肉中,放在锅中蒸熟。然后用勺子舀着吃,那味道鲜嫩无比,让人回味无穷。
还记得那时,我们去稻田里拔草,光着脚丫,拔草的过程中,脚板底下有硌着的感觉,用手一摸,一只大螃蟹随手被拎起。
小时候的感觉,那就是只要哦有水,螃蟹无处不在。
(二)螃蟹依然“横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螃蟹、鱼虾都越来越少了,螃蟹也越来越珍贵。想要吃上一顿肥美的河蟹成了奢侈。
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河蟹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难道螃蟹只能在记忆中存在吗?
盘锦人对螃蟹总是有那一割舍的情感。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生态环境的治理,多年不见景象又展现在人们面前。
盛夏之夜,沿着湖边散步,不时会看见人们拿着手电筒照螃蟹,每天晚上,捉个十只八只不成问题。
要想见到最壮观的景象,还得去稻田地,河蟹养殖已经成为盘锦农民创收的一项重要产业。稻田养蟹两不误,绿色生态环保。
每到金秋时节,正是河蟹最肥的时候,螃蟹也成为了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盘锦河蟹也成了走亲访友的绝佳礼品。
横行霸道走地头,无肠公子上餐桌。盘锦河蟹,让远方的游子找到家的味道。
盘家人盘锦河蟹礼盒京东¥购买已下架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