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土池育苗前期工作要点

白癜风北京专家 http://www.bdfyy999.com/m/
江苏省作为河蟹的主产区,在国内河蟹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河蟹的适应性较强,养殖范围广,这几年养殖规模迅速增加,给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河蟹育苗作为河蟹产业的起点,也是保证河蟹繁育,提高苗种质量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决定了河蟹产业的健康发展。每年的3~4月份,是江苏沿海地区河蟹亲蟹挂笼催产的黄金期。将现将河蟹挂笼后的工作要点加以总结,建议养殖户从布幼、投饵、用药、起捕和淡化等方面科学做好育苗工作,并为河蟹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参考。一、合理布幼当抱卵蟹的胚胎发育到心跳期,并且每分钟跳动次以上,卵的颜色已明显发白时,即可准备布幼。此时可以挑选发育速度同步的亲蟹放入容器中,用制霉菌素消毒后装入笼中,放于育苗池的上风口处。一般每亩育苗池用抱卵蟹50只左右。应合理布幼,河蟹育苗切忌盲目追求高密度,布幼密度宜控制在20万只/m3~35万只/m3,密度过高易导致水体水质恶化并诱发幼体疾病,导致成活率下降。二、科学投饵在投饵前后,应仔细观察幼体的活力、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并对饵料进行精心的管理。遵循“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严格把关饵料质量,投喂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优质饵料,既要保证幼体吃得饱、吃得好,又要避免饵料过剩。三、合理用药,综合防治虽然河蟹育苗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但也不能打着“无病防病”的旗号而滥用药物。关键是看什么时候用、如何用,做到精准防控,科学用药。蟹苗发病除了病原体侵袭原因,还与水环境、饲料和蟹苗本身体质有关,不能仅仅单纯用抗生素、消毒剂等来消灭病原体,更应该从挑选优质种蟹、做好水质管理、合理布苗密度、投喂优质饲料以及合理使用中草药制剂等综合手段来提高幼体的免疫力。四、起捕时间大眼幼体从池塘里捞出的时间早晚直接影响到以后淡化苗的质量,起捕时间早了苗体娇嫩、伤亡较大,起捕晚了苗体已接近变态,有下沉的可能,影响到苗的产量,所以捕苗的时间早晚必须掌握好。在育苗前期,温度较低,溞状幼体期Ⅴ期全部变成大眼幼体后4~5天起捕;后期温度较高,捕苗时间应在变态后3~4天进行。起捕主要采取灯诱和拉网两种方法,在晚上用灯光诱惑后用抄网把大眼幼体捞到容器中。五、淡化管理在淡化过程中,要注意淡化水的消毒处理,保持一定的充气量;如所用淡水为地下水,一定要经过充分曝气。每次降盐幅度应小于3,间隔时间不小于8h。每次降盐后注意观察大眼幼体的摄食及活力,随时调整降盐幅度及间隔时间。河蟹育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抱卵蟹选育、病害防治、水环境、饲料等方方面面,环环相扣,因此建议各河蟹育苗经营主体在养殖的过程要精益求精,加强科学管理,处理好每一个环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