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行业现状品牌意识和行业标准有待提
近年来,由于内销渠道逐渐畅通,市场对河蟹的需求日益增加,对河蟹的养殖有很大的保障。而且,河蟹的价格一直在上涨,目前的市场行情非常好,根据统计,年全国的河蟹养殖面积就超过了80万公顷,每年的产量都超过了10万吨,总的产值也超过了亿元。根据沿海各省的调研,近年来,在沿海地区的一些专业大户,每年的毛利在0.6~5万元左右,精养高产者可达8万~15万元;在水田中种植河蟹,每年的毛利可达到-30,元,对水稻的生产没有任何的影响。
根据数据,年-年,河蟹的苗种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年由于疫情的影响,苗种数量减少到.3吨,比上年减少11.5%。
根据各省河蟹的苗种情况,江苏省年的虾苗产量达.26吨,居全国首位;其次,辽宁省在年有80吨的苗种。
产量上,-年的河蟹生产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总体产量约为75万吨,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年,全国河蟹总产量77.59万吨,同比下降0.4%。
根据江苏省淡水养殖的河蟹生产情况,年的淡水养殖规模为35.91万吨,居全国首位;湖北省位居第二,年淡水养殖的河蟹产量达吨;其次是安徽省,今年的淡水养殖规模达到了98,吨。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两年来,市场上的螃蟹幼苗仍以少数知名品牌为重点,其他中小规模的苗圃为补充。“这两年可能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蟹苗的生长状况也不是很好,最差的就是水蛭,肠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如果遇到低压、缺氧的天气,蟹苗的抗低氧能力就会下降。“好的蟹苗,可以顺利的繁殖,不会有任何的疾病,也不会有太多的问题,但是,气候的影响,却是一个因素。”
由于生产迅速增长,养殖螃蟹的风险也随之增大。近几年,河蟹的供求关系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使得螃蟹的价格很难控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定前,必须对其行情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提升企业的品牌意识和产业标准
目前,河蟹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般消费者很难辨别出其品质。为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商标的保护力度,以推动市场的公平竞争;企业要加强品牌意识,加强产品品质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增强产品的品牌价值。《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是江苏省苏州市率先出台的,是国内首创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形态、质量的分级、包装、配送、储存、运输等方面进行规范,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