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蟹与怀卵蟹的饲养

导语:欢迎来到雾域尽眉目。今天给大家带来亲蟹与怀卵蟹的饲养。亲蟹的饲养质量对下一代的品质有一定的作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需要大家严肃对待,不能马虎。亲蟹的饲养:1.土池饲养。池塘面积约1亩,水深超过1米。能成批饲养母蟹-公斤。养蟹前,用75公斤生石灰或6公斤马兜铃对池塘进行消毒。临时养蟹池应设置防逃生设施,特别是在进出口处。在防逃生设施网络中,可采用闭目钢丝网。网格大小使父螃蟹无法逃脱。为了防止池塘周围的逃生,通常采用埋高1米的竹箔并覆盖网的方法,或者在混凝土墙上加一个“工厂”形的压口,压口边缘的宽度约为20厘米。自由放养的母蟹最好由雄性和雌性喂养。2.水泥池投料。如果有现成的水泥池等设施,加上防逃生措施,也可以用来养母蟹。池底可铺5-10cm厚的土,可铺砖石作人工蟹穴,创造一定的生态条件,以适应河蟹的生活习性。水泥池养蟹适宜密度为每平方米10-15只。3.日常管理。饲养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饲养、换水和防逃。饲料种类繁多,有咸带鱼、杂鱼贻贝肉、蛤蜊、蚕蛹、大米、大麦、卷心菜、土豆、动物尸体等。他们一天吃两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在早上和晚上分别被喂食,2毫克/升土霉素不时被喂入池塘水中。每3-4天换一次水,同时清除池底的粪便和鱼饵,称重剩余的饲料重量。通过从饲料摄入量中减去剩余饲料,计算出3至4天的平均饲料摄入量。在临时养殖期间,连续三次将绿色浮萍投入池塘,起到遮荫和净水的作用。河蟹的每日食物摄入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临时养殖的早期,当水温较高时,河蟹的日摄食量达到其体重的8%。后期水温下降,日摄食量仅为体重的1%-2%。螃蟹摄食量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根据观察及时调整。4.人工促产。亲蟹饲养一段时间后,水温已经自然下降到9℃~12℃时,再经过4天的时间,把盐度逐步提高到1%,然后把雌雄蟹按1:1的比例混放于池中,河蟹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在池中加入盐度2%的海水,48小时后放水,把抱卵蟹选出,专池暂养。以后每天放水选出抱卵蟹。5.上池越冬。抱卵蟹放入土池后,日摄食量明显增大,约为其体重的5%。以后,随着水温的降低,摄食量逐渐变小。饲养河蟹的饲料为小带鱼、虾虎鱼等,每日傍晚投饲一次,水温降至一1℃时,抱卵蟹仍然摄食水温降至一1.8℃以后,就停止摄食了。向土池中投放的饲料,既要满足抱卵蟹的摄食量,又要防止饲料过量败坏水质,为此,采取将饲料装放大眼网袋内,吊放于池中的方法,这样不仅能检查到河蟹的摄食情况,而且还可以取出残饵。6.促产时间。在北方秋天促产要优于春天。因为封冰以后,河蟹几乎不摄食,要消耗自身已经积累的能量,度过漫长的冬天,从而导致河蟹性腺退化,这对雌蟹的抱卵数量和质量都会有不良影响。在北方,如果春天促产,对于生产两茬蟹苗而言,从时间安排上,也是非常紧张的。但是春天促产也有优点,与秋天促产相比,蟹卵很干净,很少有聚缩虫寄生。江浙一带亲蟹促产以3月上、中旬为宜。怀卵蟹的饲养:受精卵产出后直至幼体出膜,这一过程在怀卵蟹的腹部进行,怀卵蟹的饲养过程,同时也是受精卵的孵化过程。因此,怀卵蟹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河蟹繁殖的成败。孵化期间要加强水质控制、投饲和防逃。水质要清新,深氧在4克/升以上,盐度,%左有。饲料以动物性的鱼、虾、蚌肉、蚕蛹、动物内脏等为主,间喂部分植物性饵料。每天投喂2~3次,每次用量为体重的0.6%~5%,并视天气和蟹摄食情况而调节。水温控制在10℃左右时,每次换水前后水温相差不得超过2℃,当受精卵出现眼点时,应用10毫克/升的孔雀石绿溶液将抱卵亲蟹浸泡1小时,以消除幼体身上的病原体。生产上需要怀卵蟹提早或推迟孵化幼体,以提高有关设施的利用率,增加生产能力。这就要求能够控制和选择怀卵蟹的孵幼时间,作有计划地分批孵幼培育。目前所试用的办法是通过控温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河蟹受精卵胚胎发育进程快慢是受温度影响的。通过对怀卵蟹加以连续送气、充分供饲和经常换水的精心管理,并逐渐对水体加温至15℃~20℃,受精卵的胚胎发育便可在20天左右完成,幼体孵化出膜。与此相反,如果长期在低温(10℃以下)条件下饲养怀卵蟹,则其孵幼出膜可历时数月之久。通过对水温进行控制可以使分批孵幼分批育苗成为可能。此外,通过低温控制。推迟到4月中、下旬再对淡水中饲养的亲蟹进行人工促产,也能达到推迟怀卵蟹孵幼的目的,这就使在育苗生产上作第二批育苗时,仍然采用第一次怀卵亲蟹成为可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