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蟹的管理事项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znlvye.com/
水田河蟹综合养殖是一种新型的水产养殖业和集约经营模式。它是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养殖模式,具有稻蟹互利的生态意义。河蟹为稻田除草除虫,增加蓄水量。螃蟹爬行和摄取底椭动物对土壤疏松起到一定作用。河蟹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钙等营养物质。它是一种良好的水田肥料,可使水稻少施肥一次。水田土壤松软,溶解氧充足,水温适宜,营养丰富,为河蟹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诱饵生物。水田养河蟹具有投资少、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稻田养蟹的管理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稻田蟹类养殖的水稻管理,选用茎硬、株形紧凑、叶窄直、耐水深、耐肥、抗倒伏、抗虫、稻米品质好、产量高的水稻品种。水稻栽培采用常规法或双排或侧排密植法。大垄两行两脊被20厘米和40厘米分开,边缘被加密。也就是说,在距边沟1米范围内的40厘米山脊之间种植6行,在沟渠距地埂外每平方米插入10个孔。施用有机肥或生物肥代替化肥。通过土壤试验可以制备出生态肥料。轮作前施总肥量的80%和85%,在成穗期和孕穗期施多次施入。稻田养蟹中河蟹的管理,水稻播种或种植后,应及时在水面种植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作为河蟹的作青诱饵、河流活动场所椭息。在六月的前十天,水进入田中80厘米深。插入12天后,每公斤-只体质健壮、肢体完整的放入稻田。放养量应均匀,防止过度放养和种过密而互相格斗致残,影响成活率。蟹类的主要饲料是虫、螺、低值贝类、小鱼、虾等,优质混合物,或者玉米、小麦、南瓜、谷类等植物性饲料,日用量为河流总重量的58%。应再次确定现场剩余天数的数量和种类。最好在明年年底把诱饵放在沟的岸边,或者放在沟里。每增加0.5公斤体重的河蟹,就要坚持“四定”的喂养,每天两次,一次在早上,一次在晚上,沿着环沟的“一”字形进食,每隔1米左右设一个诱饵点。饲料应是绿色,粗和集中,以确保新鲜和适口性。其中粗食占25%,青料占35%,日诱饵占5%-10%,复合颗粒饲料日诱饵占3%-15%,日诱饵占3%~6%,日诱饵占70%,日实际诱饵的增减取决于饲料和天气条件。充分利用水田水城优越的生态条件,放养大型蟹类,适当增加放养量,以养蟹为主,蟹鱼稻结合,是目前提高水田溶解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自耕耘或当地种植整齐明亮的水体是提高稻田溶解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一年生蟹类,体形强壮,配套技能齐全,爬行敏捷,无伤无病,规格50-80kg,每侧养蟹密度控制在-只。放养前,将蟹子浸泡在3%盐水不加碘中消毒3-5分钟,以消除蟹体上的寄生虫和病原菌,提高放养成活率。蟹苗的贮藏时间主要为次年12月至次年3月。先在稻田临时池塘进行临时放养,加强逆行放养管理。在螃蟹稻苗存活后,进一步加深田水。到稻田里去生活、吃饭、生长吧。放养半个月后,在蟹沟种植10-15种白鱼,5月中旬种植5-8种5厘米以上的白鱼。它们是杂食性水生经济动物,尤其是动物诱饵。在料组合和制备上,坚持“平配”精青结合原则。在充分利用水田自然资源的同时,多果道应实施人工钾源。蟹病防治和补钙一般不容易生病,但在水质恶化、施肥过量、饲喂管理不当等情况下也容易生病。为了提高蟹类的生命力,增强其体质,饲料应新鲜可口,浓粗料应适当搭配,营养全面。污染物和鱼饵应立即清除,以免污染的水进入田间,同时保持田水微流量状态,定期改善水质。每隔10天,将生石灰均匀地洒在15-20克水中,以保证田水清鲜。此外,应注意用药剂量、消毒、追肥和喷洒后立即更换田水。稻田道为防止寄生虫病、不孕、细菌病等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蟹类疾病的发生,应小量、多次施用化肥。当蟹壳失效时,应注意增加钙含量田水。生石灰应按15-20克/米水体均匀泼在水中,注意提高饲料量、质量和适口性可以为河蟹蜕皮创造一个合适的外部环境。当寄生虫病发生时,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比例5:2的混合物在0.7g/m的水中灌注整个水池。细菌性疾病,可在饲料中适当拌大赫投喂,提高螃蟹的抗病性。采取各种方法消除敌人的伤害,河蟹的主要敌人是水鼠、水蛇、蟾蜍、水鸟和一些凶猛的食肉鱼。除彻底消毒海水和临时池塘外,平时发现敌害时,应及时抓捕和清理,并用严密的网封好进水口和排水口,防止敌害进入。每3-5天换一次水、高温期每天换一次水、约上午10:00左右来调节养蟹稻田的水质,每次换水量为田间规定水体的1/3-1/2。水位应保持在离水稻边界15厘米的地方。换水时,水温与温度之差不应大于3摄氏度,并防止急流冲入田间,影响河流的生长。坚持每天检查一次或两次巡塘,检查是否有多余,并在同一天放入品种和数量:检查水质和水体,确定何时换水。检查防逃生设施是否可靠,确定维护加固措施;检查是否有敌害,确定预防措施,检查是否有病蟹、死蟹,确定预防救援措施。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稻田养蟹的管理事项,如果你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编为大家第一时间解惑,共同发展,明天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1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