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同江市稻田养蟹蟹肥稻又香丰收好时

文/杨升炎

黑龙江省同江市大力实施稻田综合种养项目,重点推广在稻田中放养河蟹,积极开展稻蟹共生的综合种养模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金秋时节,同江市江都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金黄、稻谷飘香,农民们忙于把稻田里生长的河蟹捕捞、装箱,活蹦乱跳的河蟹在稻田边开启了“横冲直撞”模式,一派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捕捞上的河蟹被投放到暂养池中准备进行越冬,待明年继续放入稻田中培育成蟹,直供超市和农贸市场。

同江市同江镇新发村养殖户何国庆高兴说道:“我们稻田养蟹的效果很好,通过这一年,不仅水稻长的好,而且河蟹又可以增加一些收入,自己学到了很多稻田养蟹的经验,明年,我决定继续增加面积,扩大养殖。”

据了解,把水稻种植和河蟹养殖业结合起来,使稻田为河蟹提供生活场所和各种饵料,有利于河蟹隐蔽、蜕壳和生长。河蟹吃食稻田中的水生动物、昆虫卵及幼虫为食物,消灭了田中病害虫,减少了农药投入。同时,河蟹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其排泄物和残饵作为有机追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减少了化肥投入量,形成“稻田护蟹、蟹吃饵料、蟹粪肥田”的立体种养生态系统,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增产增效”。

据同江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齐永峰表示,根据黑龙江省高质量渔业发展项目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今年重点推广扶持稻田综合种养项目,发展养殖河蟹蟹苗(大眼幼体),目前养殖效果良好,助力农民增收。下一步,我们将大面积推广稻田综合种养,增加农民收入。

同江市进行蟹种培育,既可减少蟹种长途运输造成的损伤和“水土不服”,提高成活率,又能降低运输成本,给农民带来经济回报。同时,稻田养蟹与绿色、有机和品牌大米生产相结合,通过养蟹提升大米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大米技术内涵,大米产品销售价格大幅提高,为农民增产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31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