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优孰劣河蟹育肥方法大PK
“金秋九月蟹黄肥,品蟹赏月举盏杯”,每年的此时正是品蟹赏月的最佳时机。想要吃到“膏满黄肥”的大闸蟹就一定要做好河蟹的后期育肥工作。下面我们就对河蟹后期育肥方法进行大比拼。
各地育肥状况大调查苏北地区:河蟹后期育肥模式主要为冰鲜鱼+玉米+配合饲料对于苏北地区河蟹育肥情况,天邦股份苏北虾蟹技术服务专家魏继海表示:苏北地区主要有三种模式,冰鲜鱼+玉米+配合饲料占比85%,配合饲料+玉米占比7.5%,冰鲜鱼+玉米占比7.5%。其中,冰鲜鱼+玉米+配合饲料模式和冰鲜鱼+玉米模式均有育肥速度快、抢中秋节高价的优势,但存在掉膏速度快、成本高、残次率高、不易囤货抢后期市场、营养不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加大病菌感染风险等问题;配合饲料+玉米的模式虽然育肥速度较慢、中秋节高价上市少,但具有营养全面、针对性强、规格整齐、成活率高、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可根据行情囤货等待高价销售的优势。
苏南地区:5壳前后还是以冰鲜鱼+玉米为主,颗粒料占比很少对于苏南地区河蟹后期育肥情况,江苏好润集团技术专家许长青表示:苏南5壳前后还是以冰鲜鱼+玉米为主,颗粒料占比很少,苏州区域有投喂带鱼+玉米的情况,模式相差不大,常州区域这两年平均亩产约千克(50~千克),规格以母蟹克、公蟹克为主,苏州地区亩产75~千克,规格以母蟹克、公蟹克以上为主。这些年喂冰鲜鱼多的塘口,对应出现的问题也很明显。投喂冰鲜鱼饵料系数比颗粒料高,会加重底质污染。
天邦股份西太湖大区负责人周晓宁总经理也表示:目前来说养殖户后期育肥大部分还是偏向于使用冰鲜鱼,不同地区养殖户的要求不同,选择的育肥方式也不同,用冰鲜鱼育肥速度快,可适当提前上市,但是成本高,水体环境难以控制!用优质高价饲料也可以达到提前上市的要求,况且对于河蟹出售比较晚的地区用饲料育肥可以达到延长销售时间、河蟹掉膏慢、适时出售的目的。
安徽地区:冰鲜鱼和配合饲料都有,冰鲜鱼占主导地位对于安徽地区,天邦股份安徽地区河蟹服务专家吴继松表示:在河蟹养殖育肥阶段饵料的选择方面,冰鲜鱼和配合饲料都有。从养殖户选择比例来说,冰鲜鱼还是占主导地位。对于冰鲜鱼的选择,南边以冰鲜海水鱼为主,北边以冰鲜淡水鱼为主,但由于长江禁鱼,现在冰鲜鱼都以冰鲜海水鱼为主。配合饲料方面,以前以普通的育肥料(粗蛋白质在40%~42%)为主,但近两年为了提高育肥效果,部分注重品质的客户追求粗蛋白质45%及以上的育肥料。
湖北地区:冰鲜鱼为主,使用饲料育肥的养殖户不到2成对于湖北地区,天邦股份河蟹一线技术服务经理表示:湖北作为华中河蟹主产区,当地养殖河蟹已有多年,使用配合饲料也有十多年。进入8月随着4壳的结束,气温慢慢下降,河蟹育肥会在8月下旬慢慢开始。当地主养区域主要集中在汉川、仙桃排湖、洪湖、监利。在当地绝大部分养殖户习惯使用冰鲜鱼进行育肥。他们认为,使用冰鲜鱼育肥河蟹成熟得早,口感鲜甜,黄满膏肥。湖北由于河蟹出售在江苏之后,基本上要比江苏晚1个月以上,以汉川出售最早,监利最晚(主要豆蟹养殖,元旦前后至春节出售),大多数养殖户从8月底开始投喂冰鲜鱼,至10月中旬结束,后期完全投喂杂粮的较多,少数养殖户会持续投喂配合饲料至出售(以蛋白质30%~32%饲料居多)。近些年有很多饲料厂家在湖北当地也试着推行使用配合饲料代替冰鲜鱼育肥,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使用饲料育肥的养殖户不到2成。
澳华集团蟹料产品经理宋芳杰也表示:湖北地区主要采用冰鲜鱼+原粮(玉米+黄豆)的模式进行育肥,也有少量养殖户采用配合饲料育肥。由于所在地区不同,河蟹养殖户选择的原粮也有所区别。目前,河蟹育肥模式主要取决于养殖户的选择。通过统计,较多养殖户倾向选用冰鲜鱼进行育肥。采用冰鲜鱼育肥感官催肥快,但是也造成了河蟹饱满不一、掉膘快、体质降低、易损伤、易胀膏、易趴塘等问题。但是从口感上来说,使用冰鲜鱼育肥的河蟹鲜味更足,吃完后手上残留味道不易清洗,而饲料催肥的河蟹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比冰鲜鱼育肥,采用配合饲料+玉米的育肥模式虽然存在育肥速度较慢、中秋节高价上市少等问题,但其优势也非常明显。
1.节省成本:育肥料具有全熟化、诱食性好、易吸收、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等特点,从而导致塘口残饵少、粪便少、水质好、易管理,进而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2.水质好:对比冰鲜鱼,好的育肥料不会有过多剩余,从而大大减轻了水质管理的负担,也规避了因水质不好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3.抗病强:饲料是根据河蟹育肥所需营养配方全熟化工艺制作而成,营养均衡,避免了冰鲜鱼营养不均问题,前期长壳肉,后期长膏肉,河蟹抗病力强,成活率可高达95%。饲料对比冰鲜鱼,还大大降低了病菌感染的风险。同时,投喂育肥料的河蟹体质较好,具有较强的抗应激能力,不掉爪,残次率低,越冬成活率高,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适时等待高价销售。
4.不掉膏:好的育肥料,具有全熟化,易吸收,不掉膏等特点,红膏率可高达90%以上。
总而言之,采用好的育肥料,不仅具有营养全面、针对性强、规格整齐、成活率高、节约成本、减少浪费等优势,还可根据行情囤货等待高价销售,带来更高的效益,这也是产业发展的方向。
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蒋广震:全程配合饲料的使用率不高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种类,全国年产量75万~80万吨,江苏河蟹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5%~50%,可以说,河蟹是水产品中的明星。但河蟹养殖中,全程配合饲料的使用率却不高。目前,全程配合饲料使用率不高主要体现在河蟹养殖后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膏育肥期。养殖后期不全程使用配合饲料,而是投喂冰冻杂鱼、玉米,或者将配合饲料与冻鱼、玉米简单混合饲喂,这可能占到了河蟹养殖80%左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养殖观念问题。养殖者认为饲料是“素食”,而冻鱼等是“荤食”,认为投喂冻鱼是给河蟹补充营养。其实,配合饲料由鱼粉等多种原料按照比例配置而成,其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元素,从营养角度来说,配合饲料营养更加全面。这和婴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是一个道理。另外,养殖者对饲料厂的不信任也是重要原因,配合饲料的生产过程看不见,对养殖者来说,缺乏透明和质量保证。
二是品质、风味问题。河蟹的市场,或者说消费者对河蟹的追捧,主要是由于河蟹特殊的风味和口感,所以如何养出口感、品质好的河蟹,是产业的关键。这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品质,一个是风味。
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