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中的西南联大,中国教育史上的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昆明设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到几个月,整个华北全面沦陷。清华、北大、南开这几所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决定南迁,最终在年4月将在长沙组成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国立长沙联合大学的举办到年西南联合大学的停止办学,整个西南联大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但是就是这所存在不过8年多的“最穷大学”,却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西南联大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多人。但是就在这两千多人里面,出现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位两院院士及多位人文大师…
联大办学8年,余名学生中,只有人能顺利毕业。其中产生了一大批科学家、数学家、翻译家、文学家,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黄昆、汪曾祺、许渊冲…
在电影《无问西东》里面,陈岱孙说的“河蟹”听雨梅贻琦说的不懊恼不羞愧的快乐,个性与风骨淋漓尽致。
向往那个“最穷“大学,造就的最“富有”的一批人。那种真正的无问西东的求学,国破山河在的悲愤崛起和自由洒脱的精神。
断壁残垣仍然群星闪耀啊。
从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年,三校复员北返,云南师范学院留昆旧址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旧址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年编辑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记载,全校师生员工总数约人,教师约人,职员(含校医及技术人员)和工警人左右,其中专职行政管理人员人。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过的教授、副教授共计余人。
以年为例,全校教师共有人,其中北大89人,清华人,南开30人。
年“七七事变”后,在7月29、30日,南开大学遭到日机轰炸,大部校舍被焚毁。8月28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分别授函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指定三人分任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三校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年10月,经过长途跋涉的名来自三校的师生陆续抵达长沙,10月25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学,
年9月10日,教育部第号令正式宣布建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0月,多名来自三校的师经过长途跋涉陆续到达长沙。10月25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学。11月1日正式上课,这一天最后被定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庆日。临时大学综合了清华、北大、南开原有的院系设置,设17个学系。截至到11月20日,在校学生共有人,其中清华学生人、北大学生人、南开学生人,新招学生人、借读生人;教职员共有人,其中清华73人。
年2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又开始迁徙云南昆明。由于战时内地交通困难,女同学和体弱男同学由粤汉铁路到广州经香港、越南入滇,一部分同学沿湘桂公路到桂林经柳州、南宁、越南入滇;有男同学余人则组织了湘黔滇旅行团,行程3多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
年4月2日,教育部发电命令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NationalSouthwestAssociatedUniversity),设文、理、工、法商、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校本部所在地现为云南师范大学。
年6月8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关防”到校,7月1日正式启用。学校不再称“临时”,表明抗战的长期性。
年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年,昆明师范学院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据记载,在这短短8年多的时间里,学校共计毕业生人(含初级部35名),共有名学生通过了联大的入学考试,最终联大学籍毕业的本科生近名、专科生约名;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学籍的本科生名、研究生74名-总计毕业约0名,是当时中国毕业生最多的高校。
8年抗战中,西南联大投笔从戎的学生前后高达1多人,将近整个时期毕业生的三分之一,镌刻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背面的就有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之子梅祖彦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和空军。在年至年间,为了保证空中运输线“驼峰”航线的畅通,0名中美健儿血洒长空。根据记载,其中就有联大的从军学生。
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整个西南联合大学校友中共有人当选“两院”院士,在年的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评选中,全部81位院士中,就有27人出自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无问西东,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不问西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