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何时走上了国人的餐桌一千年前,中国人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螃蟹何时走上国人的餐桌?

东汉郑玄注解《周礼》时,对“荐羞之物”的解释是:一年四季所吃的食物,如:荆州的鱼,青州的蟹胥。蟹胥就是螃蟹酱,看来周代已经开始食用螃蟹了。

螃蟹可以说是经典美味的代表,只是吃起来有点小麻烦,即使用上什么“蟹八件”,仍觉不过瘾,太鲜美,尤其深秋季节,公蟹蟹膏真正饱满了,那滋味吃后可以说“仨月不想(猪)肉味”。不过,现在吃蟹,家里基本就是蒸,饭店倒是会推出什么香辣蟹等菜品。

史上有一个朝代,关于螃蟹的吃法,不绝于文字记载,而且,有些吃法,颇具启发性,这就是宋朝,从皇帝到民间百姓,都喜欢吃螃蟹。

可以肯定的说,宋人绝对钟情螃蟹,否则,不会留下如此之多的文字记载。像欧阳修和苏轼,就毫不掩饰自己对螃蟹的钟爱,欧阳修还说:我退休后要去阜阳,理由就是那儿的螃蟹比开封卖得好吃,后来,他还真是这么做的。

苏轼更是直言,蟹就是自己的最爱之一,他写过几道自己爱吃的菜肴,其中,就有“蟹微生而带糟”,这就是醉蟹。不过,这种酒糟蟹,并非人人都可以接受。苏轼还喜欢吃螃蟹那对大爪子,“霜前之两螯”,这一处的肉吃来相当过瘾,不似蟹其它部位的肉,要细细剔出。如果吃得熟练,在掰蟹螯关节处时轻轻一带,里面的肉就会跟着出来,再沾上一点姜汁醋,那鲜味,顿时收敛住了其它的感觉,只剩下口齿生香。

如果仔细看过清明上河图的朋友,就会感觉一种强烈的熟悉感扑面而来,画中一半的建筑都是开餐饮的。

《东京梦华录》更是证明了宋人有多喜欢吃,其中,也提到了螃蟹,酒楼潘楼下面天天早上卖蟹,当季时卖新鲜的,其它时候就是槽蟹。若是生意不好,能长期卖蟹么?可见,开封的老百姓是相当接受螃蟹的。

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卷六《诸市》中,还提到了“蟹行”,宋廷南渡后,要想吃河蟹,那可是太方便了,以至于,都有了专门的行业协会。

那么,宋人是如何享用螃蟹的。

宋人吃蟹,除了常见的“槽蟹”和“洗手蟹”(拌上作料立刻开吃),还有“蟹酿橙”和“蟹黄兜子”。先看“蟹黄兜子”,它很像如今吃的蟹黄汤包,都是蟹肉混着肥猪肉做馅,但是,蟹黄汤包裹的是面皮,而“蟹黄兜子”用的是豆腐衣做的皮,非常薄,几近透明,蟹黄馅看得分明,吃来食欲大好。若是有兴趣,大家不妨翻看一下《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的《饮食类·蟹黄兜子》,据说,此书在当时非常流行。

“蟹酿橙”的制作方法相对来说略有点小惊喜,在宋朝它又称为“橙瓮”(将橙形象比喻为瓮),就是将蟹肉或将整只小螃蟹塞进挖空的橙子里,然后,隔水蒸。这种用水果辅助做菜的方式,现在很是常见,最多见的就是用菠萝做菜。菠萝个头大,操作难度相应的就小了,就是不知道是否有人尝试过菠萝和蟹同蒸。如今的蟹小于2两,肉不饱满不好吃,若是要做这个蟹酿橙,估计就得先剔肉了。(宋代·司膳内人《玉食批》)

据说,宋朝人在做橙瓮时,只用双螯的那一点点肉,也难怪东坡先生喜欢吃,至于其它的,据说都扔了,唉,白瞎了那么好吃的蟹黄蟹膏了。

不过呢,并非所有的宋人都爱吃螃蟹。

从小在西北长大的人,这种长着毛爪子横着爬的生物,他们从来就没有见过,所以,也不敢吃。《梦溪笔谈》就说了一个故事,一位陕西富商,不知从哪里搞来了几斤螃蟹,但是,不敢吃,最后,这只螃蟹风干了,成了挂在墙上的装饰品。

螃蟹是美味,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副作用,它本身性寒,不宜多食。据说,宋仁宗小时就特爱吃螃蟹,只要吃到螃蟹,就没个停止,吃着吃着就吃出毛病来了,咳痰不止、四肢麻痹、头也晕了眼也花了,于是,刘太后急了,禁止蟹和虾等这些海物进入皇宫。

于是乎,宋仁宗就被禁吃螃蟹了。这个故事在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中有载,但是,宋仁宗就是爱螃蟹啊,实在想吃的时候,就会找杨太后,偷偷的吃。据说,宋仁宗和刘太后闹翻了,憎恨刘太后,不让他吃螃蟹就是原因之一。

事实上,宋仁宗并非刘太后亲生儿子,二人之间的不和更多的则是政见不一。不过,宋仁宗爱吃螃蟹,应是不假的。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1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