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阳澄湖大闸蟹,可能只是带了防伪环
又到了吃蟹的季节,至于吃的什么蟹,可能很多人自己都搞不清楚。我们国家有上百种蟹,但是能吃的也就20多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最具经济价值的“大闸蟹”。
大闸蟹是河蟹的一种,老上海人曾称为毛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主要产自长江水系。例如我们熟悉的阳澄湖、固城湖、太湖等,都属于长江种群。河北的胜芳蟹、盘锦的河蟹则是北方水系大闸蟹的代表种群。经过人工培育增殖,现在的大闸蟹已遍布全国,但从品质上来说,一直是长江下游的最为著名。
虽然大闸蟹属于河蟹,实际上它却和海水脱不了关系。大闸蟹是海里生湖里长,属于生殖洄游性动物。就是说它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是在淡水中进行的,但繁殖就必须要回到咸水中。可见它始终忘不了自己的祖先曾是海洋生物。比如长江水系的大闸蟹,出生地在上海崇明岛的长江口,到了11月上旬时,大闸蟹就会游至附近河口的浅海交汇处,遇到咸水后就会开始交配繁殖。
大闸蟹的一生大约需要蜕壳20多次,每蜕壳一次就会长大一些。但相比之下,南方的蟹要比北方的大一些,这可能是因为天气凉的原因,造成了北方蟹在蜕壳次数上能比南方蟹少个1-2次。
①扣蟹:每年3-4月份,渔民们会将刚孵化的蟹苗养成纽扣大的扣蟹,然后将其卖给全国各地的养殖户,最后这些蟹苗被带到各地的淡水蟹田中人工养。
②六月黄:扣蟹在经过1年多的生长,到第二年的5-6月份,此时它的(xing)腺还没有发育,这时候见到的“蟹黄”其实是肝(yi、zang),这就是它为什么要叫六月黄。
③双壳蟹:到了8、9月份,蟹就进入了青春期,(xing)腺开始发育,但还没有达到(xing)成熟。因为还缺少一次蜕壳才能成为大闸蟹,所以这时候人们常会捕捞到一些蜕壳蜕到一半的蟹,因为是两层壳,所以起名叫双壳蟹。
④大闸蟹:到了9月下旬,这时候的蟹基本都已经发育成熟。此时的蟹才算是真正的大闸蟹,同时也到了最佳的食用期。但在重量上,大闸蟹有严格的标准,只有达到2两以上才能叫大闸蟹,而且公母的标准不同。
如果是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发育成熟的大闸蟹是要离开各个湖泊,进行生殖洄游的。可是养殖大闸蟹到最后都没能奔向大海,而是被绑上了人们的餐桌。
为什么叫大闸蟹?
正常情况下,蟹是靠地球磁场来定位方向,然后集体洄游,形成蟹汛。后来渔民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在蟹洄游的必经之路上设了一种用竹子编制的“闸”,用来截断蟹的去路。最后利用蟹的趋光性,晚上用灯光进行诱捕。这就是为什么叫大闸蟹,不叫大蟹。
好的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色泽光亮、脐部外凸,腿脚硬挺,肉膏饱满。最适合大闸蟹生长的水域,不仅要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还要有砂石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大闸蟹身不沾泥,也被称为清水金爪蟹。例如固城湖大闸蟹,还有名气颇高的阳澄湖大闸蟹。
实际情况是阳澄湖大闸蟹年产不过多吨,还不够全国人民吃一天的。而市面上很多“阳澄湖大闸蟹”,其实是从苏北、太湖等地运往阳澄湖,最后带上防伪环的“洗澡蟹”。那么你吃的大闸蟹到底是哪的呢?
本文由约翰饭特稀编辑/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