氼说通假字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氼说通假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老尼克我还在读初中,心里一直有个小疑问,为此还专门去问过老师,老师是怎么解答我的,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可以保证老师当时的解答并没有使老尼克我完全明白,不然也不会把这个疑问在脑海中存留几十年。

昨日与一前辈闲聊,偶尔说到这个话题,前辈说,你这个想法可以说一说。好吧,今天老尼克就闲聊下这个话题。是什么呢?通假字。

上学时总是遇到很多通假字,比如“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是不知,又是知,到底是知还是不知?老师讲了才知道“是知也”的知是通假字,同“智”字。噢!这才明白,人家是说,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是智慧,别不懂装懂。

再比如

查了下百度百科,是这么说通假字的:“通假字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tōngjiǎzì。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看明白没?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要老尼克我说,别整恁复杂,说白了就是错别字呗!

玩笑归玩笑,想想古人也挺不容易,捏着根毛笔,万一遇上大脑短路,那时候没新华字典,没度娘,连汉语拼音都没有,他咋整?先整个别字放上,回头再改呗,可一来二去,大家都这么着了,也就认了。

有的人是真的一时大脑短路写了错别字,有没有人是故意写错别字的呢?老尼克我觉得有。举个栗子您瞅瞅:有个砖家开导我说,要先确立个小目标,比如先挣一个亿。。。。。。真杯具!香菇,蓝瘦,这届砖家不讲武德,耗子尾汁吧。

相信大家都知道老尼克在说什么,可是就算把唐宋八大家一起整来,他们估计看着也得琢磨半天,那时候大家不这样说话啊,别唐宋了,就是现在七八十岁的老人,不经常上网的,看见这句话估计也得蒙圈。

设想一下,三五百年以后,如果那时候的人们看到这句话,会怎么看呢?会不会认为香菇蓝瘦耗子尾汁是通假字呢?有可能吧?那么同理,古时候会不会有人一顽皮,故意整出点错别字呢?

再说另一种情况,文字狱。

有记载的第一个应该是西汉时期的杨恽,因《报孙会宗书》中的文字触怒汉宣帝而遭腰斩,至今两千多年,哪朝哪代没有因言获罪的呢?最著名的可能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了吧?“清”字不能用,讽刺我大清朝没文化,斩立决!“明”字呢?也不成!你是不是想着复辟?

卓长龄著《忆鸣诗集》,"鸣"与"明"谐音,被指为忆念明朝,图谋不轨,凌迟!有人写了句诗"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日月合起来还是明字,凌迟!不过话说回来,这哥们着实不亏,为什么呢?因为他啊,不讲武德,先是去举报别人诗句里有敏感词,结果不知怎么也发现他的这句"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诗了,陪着被他举报的人,一起凌迟了,要老尼克我说,活该!

那时候没有视频音频,作品流传就是靠文字记录,仅仅因为一个字或几个字就有可能掉脑袋,为了避讳,为了不被河蟹,只好改用其他字来替代,有没有这种可能?

想想古人,活着得多不容易啊,连写几个字都要担惊受怕的,为了自己作品能让大家看到,还得能顺利通过审查,好好的字不能写,绞尽脑汁玩文字游戏,幸好万恶的旧社会被推翻了,不然得逼着人手一本密电码,对照着密码本翻译文字,蓝瘦啊,香菇!

写作不易,还望点赞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61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