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ldquo牛奶病rdquo一
渔富农—服务渔业富裕渔农
近期走访塘口发现部分河蟹有"牛奶病"。此病传播速度快,流行性强。患病河蟹胸腔积水,呈乳白色牛奶状。河蟹在一壳以后就不吃料,水质也很正常,但扒开河蟹壳子后,里面有像牛奶一样的液体,一天死蟹能达到几百只,而且现在还在陆续死亡中。因现在河蟹主养区都在陆续脱二壳,传染性很强肝胰腺萎缩,局部组织已经自溶,体质虚弱。“牛奶病”是由“二尖梅奇酵母菌”感染致病属于真菌性疾病,同时伴随弧菌感染。一旦感染死亡量很高。外源消毒比较难杀灭,此病应从体内杀菌,保肝护胆提高免疫力入手。
河蟹“牛奶病”,病原主要是由“二尖梅奇酵母菌”感染,它属于一种真菌,同时还伴随弧菌感染。
得“牛奶病”的河蟹一旦死亡,就会释放出数以万计的致病孢子,这些致病的孢子会在别的河蟹脱壳时,趁河蟹身体虚弱趁虚而入,并在体内繁衍生长,直到将河蟹的身体主要器官全部“占领”。这个时候,河蟹也就宣判了“死刑”。如此往复传染更多个体,严重的造成绝产,不绝产的也会损失惨重!
牛奶病的临床症状主要的表现为:
活力变差,无力、趴边、上岸,打开头胸甲,内有类似于牛奶样的积液,包括鳃丝的间隙,甚至在河蟹的腿部肌肉内也会有牛奶样积液的出现,因为这个积液非常类似于牛奶,所以大家被称作为河蟹的“牛奶病”或“牛奶蟹”。
牛奶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一旦发病就会死亡,但传播的速度并不快,感染率也并不高。今年在江苏地区发现的牛奶病只是个别的塘口有发生,发病率并不高,只是大家对这个病缺乏认知,没有见过此病,了解又不多,又经过网络的传播,就引起很多养殖朋友对这个病恐慌。
因此对于“牛奶病”,做好预防是最佳选择:
1、建议定期用复合碘消毒,过硫酸氢钾改底,每隔10-15天用一次;
2、不但在消毒的第二天大量补充有益菌,在平时也要补充有益菌;
3、内服一品拌料王+一品拌料壮,增强免疫力,抑制有害菌感染,帮助河蟹脱壳后快速恢复体质。
≡THEEND≡
渔富农
快长按左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