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水稻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盘锦被誉为“中国生态稻米之乡”,独一无二的湿地环境、丰富的物质资源都是大自然独特的馈赠。“色泽油润、清香浓郁、筋道滑腻、口感极佳”的盘锦大米早已享誉海内外。
张学良的“营田公司”
年,东北将领张学良,出于战略考虑,联合奉军驻营口海防部队负责人鲍英麟、东北海军司令沈鸿烈等30余人,创办“营田股份有限公司”,营,指营口;田,指水田。“营田公司”是当时东北地区生产技术先进、耕作面积最大的水稻种植企业,开创了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先河。
营田公司旧址
“打精米,骂白面,
怕死不吃经济饭”
从年起,日寇为供应本国所需和军需,宣布中国平民平常不准吃大米、白面、猪肉,否则视为经济犯。日寇当时共在我地区廉价强掠开发水田30万亩,实耕土地7万亩,每年掠夺粮食余万斤。“吃的不淘米,煮的夹生饭。豆腐分着给,三人一块半”,旧时劳动人民受日寇的剥削,特别是种水田的农民连喝碗大米粥都成了奢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盘锦人民20世纪40年代的生活照片
“稻田喝渠水,小鱼捧进掌,
点头又晃尾,告我鱼米乡”
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如珠似玉、晶莹饱满的盘锦大米还成了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从年到年,有近14多万沈阳、鞍山、大连等地的知青下乡到盘锦,参加盘锦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研攻关,为盘锦的水稻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新姑爷,来赴席,大米干饭炖鲇鱼”。这段民谣既说明盘锦人民的热情好客,同时也证明了盘锦鱼米之乡的地位。
“蟹田米”品牌
“盘锦的蟹田出大米,
香飘四海无人比”
21世纪初期,因为稻田内的自然环境适合河蟹生长,而河蟹的排泄物也成为水稻最好的肥料,代替了化肥。“我吃你讨厌的稻谷虫,你吃我排泄的有机肥”,水稻和河蟹的互利共生,从而产出了无公害的有机大米。
自清·光绪三十三年()盘锦最早的志书《盘山厅乡土志》记载盘锦水稻种植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今天,种植水稻不只是农民发家致富的方式,更成为我们了解历史的鲜活物证。挖掘它、解读它、传承它,通过一粒小小的稻谷了解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奋斗史,是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我们应该肩负的使命。
正如纪录片《稻之道》中讲到的,“我们选择了稻米,就选择了一种文化,我们的生活情感甚至精神世界与稻米的荣枯盛衰纠缠在一起,与之同悲共喜,生生不息。”
福
利
别走!你还有奖品没领呢!
赠送盘锦大米!
方式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