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水体青苔防控技术措施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水产养殖#

青苔是水体常见的丝状藻类的总称,包括水绵、刚毛藻、双星藻、转板藻、水网藻等几种丝状藻类,在温度5~36℃均可生长,最佳生长气温为5~20℃。

在河蟹养殖中,青苔爆发是最常见且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类养殖问题,多发生在早春和初夏,不仅会破坏养殖水质,甚至严重影响河蟹的生长和成活。越冬期间,部分河蟹养殖清塘不彻底,青苔孢子残留塘底,或是投放蟹种前肥水不充分,池塘中有益藻类未形成优势种群,致使水质过清,青苔孢子萌发,成为水体青苔爆发的隐患。

其危害性有如下几点:

1.青苔大量繁殖后,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使池中正常的营养物质代谢遭到破坏,水质变得异常清瘦、清澈见底。

2.青苔丝漂浮水中,影响河蟹生长和摄食,若河蟹误入其中,往往被缠绕其内,使河蟹活动受到限制甚至死亡。

3.青苔丝漂浮在浮游生物上,一方面阻碍了浮游生物对光能的吸收,使浮游生物量锐减,另一方面夜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体溶解氧大幅度下降。

4.随着温度的升高,青苔容易大量腐烂,产生有毒有害物质。青苔死亡后,即漂浮于水中聚集在池塘下风口。死亡的青苔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硫化氢、羟胺等有毒有害物质,引起水质发黑、发臭,氨态氮含量超标,水体溶解氧下降。

青苔防治作为河蟹养殖前期重点环节,正确运用青苔防控技术,对河蟹成活率、产量提高有着直接影响。

1.彻底清塘。在河蟹起捕完毕后,养殖池塘首先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晒塘30天左右至池底干硬、龟裂。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全池泼洒杀菌消毒。

2.肥水培藻。在肥水培藻过程中,考虑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有益藻类生长和菌相平衡,从而达到控制青苔生长和繁殖目的。

3.灭杀青苔。市面上大多数杀苔药物主要成分不明,可能含有除草剂等,对水草和藻类影响较大。因此建议当池塘中出现少量青苔时采用人工打捞,当池塘中出现大量青苔时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杀青苔产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99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