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子,學咖啡79
講稿
今天咱們繼續來聊聊《道德經》,看看老子又從我們咖啡業者的DNA中解鎖了哪些新裝備了。今天我們來到了第七十九章,上一章也就是第七十八章,老子告訴我們,要想人生少些遺憾,多些成就感的話,就得像水一樣,肯背鍋,能扛事兒。宇宙萬有,凡是個生命體,它都離不開水。但水卻永遠往低處流,做最骯髒、最低賤的事,卻成就眾生。而且我們看水,從不好大喜功,不爭名奪利,所以它才是最偉大的,最被萬物所追隨的,才能成為五行之首。那我們咖啡業者,如果在平時工作和生活當中,常常效法水的品性,謙卑、居下,無我利他,也就是老子所倡導的「無為」思想的話,那就是順應了天之道的世間法則,也就與這個世界同體同頻了,那麼無論是生活還是做咖啡,當然都會有所成就。
人生一輩子圖個啥?我們這一生所有爭奪來的物質、名譽、地位、權力,等死的那天,兩手一攤什麼都帶不走。所以人活一世都不是為了這些,而是為了履行使命!這個使命就是天之道分配給我們的。所以咱們只要為大家做事,不斤斤計較那些得失回報,反倒該來的都會來。而且還會得到大家的擁護,大家就都信任你了,也就自然而然愛屋及烏,跟著你一起養成咖啡習慣了。那麼對於創業的咖啡業者來說,你行無我利他之道,無論做什麼決策,所思所想都是為了大家,那麼大家就都來擁護你,就都來成就你。
所以老子在這整個八十一章中翻來覆去的講,一直在苦口婆心的告訴我們咖啡業者,咖啡是人喝的,最重要的是為人,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咖啡。不管一支豆子有多貴,不管你處理法多麼高明,不管你烘焙設備、烘焙技術、出品技法、拉花技術有多麼的驚世駭俗,有多高超,你如果人品不好,不講道理,只知道索取的話,你做的咖啡再好喝,所有參數把握得再精確,在大家眼裡就是垃圾!就是一杯又苦又澀、酸吧喇機、喝了晚上睡不著覺的中藥湯子!那些風味輪、杯測評分評分標準等等條條框框,都是底線而已,只要為人正直,咖啡質量過關,那些條條框框就都是擺設。所以我們咖啡業者,做咖啡,先做人,順應世間規律法則,行無我利他之道,就這樣一直堅持下去,最後該來的都會來。假如我們天天想著怎麼撈錢,怎麼爭名奪利,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例子比比皆是,事實永遠是事與願違,往往越是苦苦追求的東西越是得不到。就像前幾章所講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老天爺只會雪中送炭,不會讓人錦上添花。而人之道呢?「損不足以奉有餘」,喜歡盡善盡美,但是往往都是事與願違。折騰來折騰去,最後還是回到原點。所以我們也要效法天之道,雪中送炭,不要錦上添花。
許多同行們,以及許多咖啡愛好者朋友們,在我講咖啡道德經這四年裡的時間裡,一直不斷的私信我,苦口婆心的奉勸我,說當今這個社會沒有道德可言,只講法治。說我講了三年多的老子,是白費功夫,是與這個時代以及大環境不符的。還有的人說“你講的這些大道理啊,其實大家都懂,但現實很殘酷,外界環境真的沒辦法讓咱們順應天之道去做事,因為大家都在「損不足以奉有餘」,大家都在爭名奪利,你不爭,你不貪,周圍的人就會把你當成異類來排斥你“。還有的時候會遭到漫罵說:“你擱那兒裝什麼高風亮節啊!虛偽至極!學啥國學啊!都是封建、糟粕、遺風敗俗,跟做咖啡有毛關係?竟整那些沒用的!有時間想想怎麼撈錢比啥都強!真是文人誤國啊!“等等,我基本上都不回覆,對一些善意的人,雖然他們不理解我,但是他們本質都是善良的,所以一般我都會發個微笑的表情啥的。而對於那些惡意評論,我基本上就當放屁了。我想說的是,我從道德經中得到的東西,要比得到學位、找到滿意的工作、升職加薪等等珍貴的多。老子的思想是我感到幸福快樂,而且還不斷的賦予我努力工作學習的動力。於是我從年開始,一點一點開始把道德經和咖啡聯繫起來,一點兒一點兒仔細的講,希望可以讓更多的咖啡業者了解道德經,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真正理解人生的意義。都說咱們中國是文明古國,很可惜,幾千年來老祖宗總結出來的智慧,當今社會沒幾個人用,大部分人都像螻蟻一樣,像行屍走肉一樣,沒有思想,只知道爭奪、索取、怨恨、躺平。人一輩子這樣過完真的是很可惜的。作為咖啡業者,我不想看到同行們這樣下去稀裡糊塗的過一輩子,最後無可奈何的撒手人寰。所以,作為中國人,國學我會一直學下去,也會和咖啡同行以及咖啡愛好者們一起分享下去。
那麼都講到第79章了,老子一直在翻來覆去告訴我們為什麼要按照天之道的規律法則去做事,那究竟怎麼做呢?按照天之道法則去做事會有什麼回報呢?這就是本章老子要告訴我們的內容。
老子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安可以為善?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和大怨,必有餘怨。
安可以為善?
即使將深仇大恨調節平息了,但梁子肯定結下來了。怎麼可能稱得上是善良呢?
怨,在古文中,指的是憤怒、怨恨。但是現代漢語中的怨的意思呢有些不同,有點埋怨、哀怨、委屈的意思。所以即使平息了大怨,但不一定徹底消除,肯定會留下一些餘下的怨恨。這就是人性,因為人心是不容易釋懷的。當一個人讓大怨產生了,說明什麼?說明你沒有按照天之道的法則層面去做事兒了。因為如果按照天之道做事的話,根本不可能產生大的怨恨。儘管你後來用各種方法去補救,去調整,但梁子結下來了,所以這不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所以老子告訴我們,不要結大怨。大怨就是所謂的「敵我矛盾」,大怨是非常難調和的。老子說,即使調解好了,但是梁子結下來了,說明你的所作所為,已經觸犯到大家的利益了。那麼與「大怨」相反的是「小怨」,也就是「人民內部矛盾」,比如親人、朋友、同事之間,可能因為誤解,或者是你這個人只是因為不拘小節,嘴巴厲害點,但是心是善良的,沒有惡意的,或者做了一些事沒經大腦,容易被人誤會,從而結下的怨恨。這種怨恨沒關係,時間久了,會自然而然解開的。為什麼?因為即使你的表達方法不對,令人感到不爽,讓人產生了抵觸情緒,但只要初衷是為了對方好,有朝一日對方會醒悟過來的,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麼,只要不觸碰別人的利益就行。很多時候是這樣的,別人說的話可能當時你不理解,然後覺得是在沖撞自己,於是懷恨在心,但後面通過遇到一些事兒,就慢慢理解了,這樣怨恨就解除了。所以我們咖啡人平時說話別怕得罪人,只要說的話是中肯的,是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的,對得起自己良心的話,即使遭到對方一時的怨恨,也要直言不諱,畢竟是小怨,總有一天會被解開的。
就像《易經》裡面的「離卦」第一爻說的那樣:初九,屢錯然,敬之無咎。我們咖啡師、烘焙師或者在咖啡企業裡工作的員工,寄人籬下,一開始會不知如何做事,但只要為人居正,不偏不私,做事嚴肅、慎重,就不會犯錯誤。一開始加入一個團隊,互相都不了解那是正常的,所以在上下屬、或者同事之間信任感方面會有所缺乏,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持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在大家不了解,不信任的時候,不要太積極主動要去改變什麼。否則就會被誤解而結怨,因為容易觸犯別人的利益。但是到了離卦第二爻,六二,黃離,元吉。這個時候一定要「中正」,不能站立場,不偏不倚,否則就會得罪一方,成為內部鬥爭的犧牲品而被迫站隊。同樣對於咖啡館主來講,一家館子剛剛開業,不要忙著造勢,更不要為了打知名度大肆宣傳,價格賣的比同行業都低,這樣的話會結怨。你現在賣的價格低,以後再抬高價格的話,就會與消費者結怨,反倒會影響整體銷售業績。
那麼對於一家咖啡企業的領導者來說,如果與員工之間產生了矛盾,你再怎麼用一些方法去調和,最終裂痕未必能彌補上。員工對你產生大的怨恨,說明領導者已經不是在道的層面上做事了,產生矛盾了。為什麼會發生呢?說明你作為領導,一定沒有照顧好員工的利益,作為領導你沒有按照道的規律做事去無我利他。你如果真正處處為員工考慮的話,應該不會有大的怨恨、裂痕、矛盾產生。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家公司,底下員工都在怨恨公司領導的話,說明這家公司的領導,一定沒有按照道的原則去運作這家公司。領導肯定自以為是,為自己考慮,為自己的親戚考慮,然後傷害到員工的利益了。所以,怨的產生是傷害。
另外,我們咖啡業者平時,無論是生活還是從事咖啡事業,盡量不要讓怨恨產生。那麼為什麼會產生怨恨呢?就是因為你為自己的利益得失考慮,做了一些事,說了一些話,傷害到了別人的利益,所以產生了怨恨。所謂和氣生財,盡量不要產生怨恨。所以「怨」這種情緒,是我們人類社會中,團體裡最大的毒藥!人與人之間如果存在怨恨的話,根本沒法在一起共事。結果導致這個團體、這個組織將會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就會鬆散,很容易會解體。
另外,「怨恨」情緒,對於我們自己身體健康肯定會出問題。我們中國的中醫,無論是哪家流派,還是哪部典籍,基本上都認可一個說法就是,怨恨情緒會引起消化系統疾病。中醫認為所有不良情緒裡面,「怨」字是核心,一旦怨恨消除了,其他不良情緒就會迎刃而解。但如果有「怨」在,其他不良情緒會接踵而來。國外西醫也有學者做過實驗,把一個正在氣頭上的人的血抽出來,那個血的顏色不是紅色的,是深紫色的,而且化驗之後發現裡面竟然有毒素,說明肝臟因為怨恨而喪失了排毒功能,而且血液中氧的含量會減少。所以「怨恨」情緒對人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比如很多咖啡業者,自己做咖啡沒有糾正態度,心術不正,竟想著怎麼撈錢,但這種心態往往事與願違,然後就產生怨恨,怨社會,怨消費者,怨同行。有些咖啡館館主,不好好學習提升,不定期維護保養咖啡機和磨豆機,豆子一萃難喝就怨烘焙師,說烘焙有問題,說豆子有問題。再比如領導有事沒事怪罪員工能力不行,或者工作態度有問題;另外還有些消費者,自己心情不好,或者沒佔到便宜,就開始怨咖啡商。自己可能工作上、感情上、家庭上遇到些挫折,晚上睡不著覺,就甩鍋給咖啡。身體不好怨大夫,孩子不聽話怨老公,自己個人發展不好怨父母,反正都是別人錯,自己一點錯都沒有。所以我們看以上這些怨恨,都是怎麼產生的?都是因為我自己沒有達到某種目的,然後都怪別人,都是外因不好,導致我沒有獲得什麼。所以就會產生怨恨,於是就會影響情緒,對外界散發負能量,拿別人撒氣。現在社會上很多這樣的巨嬰,真的很可悲、很可憐,因為他們不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事事都是別人的錯,結果會一事無成,而且還會影響自己身體健康。為什麼呢?因為你總是覺得自己對,都是別人的錯,自己就不會進步了,就停滯不前了,然後問題沒有解決,積攢得越來越多,事態越來越惡化,這個人,慢慢的就廢了,很可怕的,尤其到了以後父母都不在了,孩子們都不管,舉目無親,很悲涼的。甚至你處處不如意,處處不開心,你會抑鬱的,為什麼現在那麼多得抑鬱症的?就是因為自己不以身觀身,不反省自己的錯誤,什麼事情都怪罪別人,然後產生怨恨,影響情緒,從而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之所以一個人會產生怨恨,就是因為他對所有的東西都在外求,沒有想是不是因為自己努力不夠,是不是自己錯了。所以西方人談「衛生」,中醫談「養生」,老子談「攝生」!管好自己的情緒!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把自己調整好了,你就不怨恨別人了,心態就好了,就不會生病了。否則的話,你心態不好,你怨別人,在工作中怨同事、怨領導,在家裡怨老公、怨孩子,成天起早貪黑的工作那麼努力,但是努力的方向都是負面的,後果是非常可怕而且極其危險的,你自己會崩潰的,周圍的人也會跟著遭殃。
所以,我們咖啡業者平時在工作生活中,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多內卷。外面再怎麼亂,跟自己沒關係;外界再怎麼變,自己身心也能適應。無論什麼條件,自己也能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不去怨恨社會,那麼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最後別人都在怨恨,都在停滯不前,甚至是退步,而你呢?因為把自己的身體健康和情緒調整得非常好,最終成為人生贏家。
所以,當遇到別人怨恨自己的時候,一定要反觀自省,是不是自己在不經意間對他人產生傷害了。別人為什麼會怨恨你?是因為我們一定傷害到了別人。如果我們能夠遇到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先反思自己,按照道的原則無我利他的去做事,處處為大家著想,儘量放下自己。即使得不到原諒,自己心裡也是坦坦蕩蕩,身體倍棒,吃麻麻香。
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
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所以真正遵循天之道的人,即使自己是債權人,是甲方爸爸,自己有理,也不會高高在上對他人指指點點。按照天之道做事的人,不把契約合同拿出來說事,規章制度變成了擺設;不按照天之道做事的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斷索取,成天徒勞於拿著合同契約法令去討債問責。
我們中國人有句俗話叫做「得饒人處且饒人」。殺人還不過頭點地呢,對不?即使你有理,你也不能得理不饒人。因為就算你贏了,你佔了便宜也沒什麼好處。就比如說,我以前開館子的時候,就遇到很多顧客進來,態度十分惡劣,為什麼?因為他們覺得顧客就是上帝,花錢就是大爺。他們「執左契」還「責於人」。但也有很多顧客,來到店裡恭恭敬敬,即使花錢了,也不擾亂環境,靜靜的在那裡看書、聊天,這就是「有德司契」,我花錢了,我是上帝,但是上帝是慈悲的、是仁愛的,所以不打擾他人,懷著恭敬心在咖啡館裡消費,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我特別喜歡這種客人,每次遇到這種客人我不是打折就是白送的,希望他們再來,即使不賺錢都行,相信其他館主也和我同感吧。還有一些無德的同行業者,來踢館,拿著杯測勺、VST、以評委的方法來測你的出品質量,這就是「無德司徹」,感覺自己高高在上,是以一種討伐的心態來你館子裡踢館的。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這種業者,一、無道無德,只懂法;二、根本不懂咖啡。無論你是消費者也好,還是咖啡業者也罷,你成天去「責於人」的話,就會結怨,人生道路就會越走越窄,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心裡產生怨恨,影響自己身體健康。所以說老子主張「以德報怨」,儘量不要結怨,這是放長遠考慮的最佳方案。否則像孔子說的那樣的話「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我花錢就是大爺!我有Q我是評委就能對你的豆子品頭論足!欠我錢你必須得還!你傷害我我必須要報仇!如果以這種心態的話,冤冤相報何時了,就會接下怨恨,對大家都是不好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傷身。
所以老子說「有德司契,無德司徹」,有德之人,他按照天之道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得饒人處且饒人,不去苛責別人。沒有德行的人,總是去索取,即使不是甲方爸爸,即使沒有契約合同,他也索取。所以這句話,老子仍然是順著前面幾章一直在講一個重要的事實,就是達到整個社會,小到一個家庭,「道、德、法三個層面缺一不可」的原則。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體系裡邊兒,道、德、法三個層面要豁然貫通。比如在一家咖啡企業裡面,領導者按照道的法則去做事,去無我利他,放下自己,為員工考慮,多給員工福利,從制度設定上就多給員工福利,這是領導者「道」的層面。「德」是按照「道」做事的公司文化來教化、感化大家,於是組織內部互相關愛、上下一條心、平等互助等等,這是「德」的層面。而「法」是最後的底線,比如績效考核、規章制度等等。所以在一個組織裡,道、德、法三大板塊缺一不可。因為當領導不講「道」的時候,員工對「德」就會產生質疑,現在社會就是這樣,為什麼這麼多人罵孔子呢?罵他糟粕,罵他封建,罵他奴化思想毒害人民,為什麼呢?是因為這個社會,沒人講道。以至於沒有人理解天之道,就沒人願意按照「道」的原則去做事,所以大家就一起缺德,所以一談到「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時候,大家就開始恥笑。都什麼年代了,還講這些糟粕!賺錢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把錢能撈到手那才是有本事!什麼儒家思想?什麼國學?都是培養奴性的工具!為什麼大家都這麼認為呢?就是因為這個社會根本不講道!所以人們不懂道就會質疑德。那麼如果在一個社會裡,道和德都沒有,光靠法來運行的話,就會產生很多怨恨。為什麼?因為沒有道和德的滋養,所有的張力就全都落在法上面。那麼在維護法律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很多怨恨。依法辦事,你罰他,他就不開心,因為他沒有道德,就知道你罰我了!你看我不順眼!你觸犯我的利益了!你等著!我一定要報復!於是就會產生怨氣,就會報復社會。
所以老子本章第一句話就是「和大怨,必有餘怨」,怨恨在一個社會、一個組織中是非常致命的。有怨在,這個社會,這個組織就沒有精神共同體,沒有凝聚力和向心力。那麼咱們看當下怎麼會產生這麼多怨恨啊?就是因為光靠法令來管理,卻沒有道德滋養。單靠一個法來運行,就會導致出現這種後果。因為沒有道德方面的教育,人們就會覺得你懲罰我、用法來壓我,就是針對我個人的,以至於人們的思想就會非常簡單,結果就會做出很多非常極端的行為。
所以我們看古今中外、歷朝歷代,但凡法家人物,最後結局往往都很慘。商鞅怎麼死的?商鞅就是被自己制定的法給車裂的。為什麼?因為所有的張力,最後都會匯集到執行法、或者制定法這個人的身上。但如果領導者有道,百姓有德的話,大家都很融洽,生活得很快樂很和諧,敢問,誰會犯法呢?對不對。所以當道德做好了,法只是一個防範措施,一個底線罷了,不一定會用到。因為道德做好了,社會都很融洽了,就根本不需要拿這個「左契」去「責於人」了。所以老子說「有德司契,無德司徹」有道的領導者把道德都做好了,法只是個擺設,根本用不到。沒有道的領導者,把道德都扔了,就靠法運行,結果你就得天天徒勞於執法上。我在這裡就點到為止,不敢多說,否則又要被河蟹了。中國人不懂什麼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正是因為這一代中國人沒有道德的滋養,所以才牴觸法。也正因為咖啡業者並沒有履行好傳播咖啡之道的本分,所以自己本身就缺德,然後再用條條框框,也就是一堆法來欺騙老百姓,老百姓當然不會買單了。
所以對於我們咖啡業者,這句話非常重要。所謂的「左契」,就相當於我們業者考的從業資格證,比如Q-grader啊、烘焙師認證啊、咖啡師認證啊、評審啊之類的。如今很多咖啡從業者,甚至是咖啡愛好者,都喜歡拿這些證書,或者倚仗SCA、CQI、ACE等等這些歐美咖啡組織所制定的評分標準、出品標準、烘焙標準,到處「執左契,責於人」,去別人家的館子裡去踢館,對烘焙師的豆子品頭論足來仗勢欺人,目的是利用這些「左契」,來貶低同行,抬高自己,從中獲利。這說明什麼?說明這種人根本不懂做人的道理,不懂咖啡之道,所以整天「無德司徹」,整天拿著這些資格證書,拿著這些條條框框去班門弄斧、招搖撞騙。而真正懂咖啡的人,為人品行端正的咖啡業者,是「有德司契」的,不會因為自己考了幾個證書,學了幾節課程為了自己的貪心去打壓同行、去坑騙消費者的。有些業者當上了評委,艾瑪總算手裡有點兒權了,行私舞弊,騙財騙色;有些烘焙師、咖啡師,甚至是咖啡企業的老闆,倚仗這些「左契」去「司徹」,這是違反天道的行為,可以算得上是大逆不道。而真正有道的咖啡業者,「有德司契」,即使自己是權威,即使自己在業內有很多頭銜,但從來不展現出來,從不顯山露水。更何況,這些所謂的咖啡證書,太腦殘了!只要你不是弱智,只要你肯花錢,你就能拿到證。因為業界無道無德,這些證書也都變成了割韭菜工具了。
所以我們看,當今的中國咖啡環境,為什麼搞得這麼烏煙瘴氣?為什麼會被資本利用來割韭菜?為什麼浪費這麼多社會資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中西方文化之間的衝突。無論我們現在怎麼全盤西方化,我們中國人的骨子裡、DNA裡,仍然保留傳統思想,講究分寸,陰陽和合,講究權衡輕重。而西方文化思想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強盜思想,所以我們中國人做咖啡,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因為自打新文化運動以來,我們一直在摒棄自己的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於是就造成今天這種矛盾的局面,自己文化是什麼都忘了,西方文化卻只學到皮毛。拿咖啡為例,中國人只注重產區、風味輪、豆種、瑕疵率、烘焙曲線、研磨顆粒、萃取率、水科學等等這些膚淺的皮毛,卻忽略了咖啡文化,也就是道德要素。拿老子的話就是「無德司徹」了,就是因為中國人摒棄了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要素。於是業內同行之間產生怨恨、業者和消費者之間產生怨恨。相比中國咖啡,日本咖啡為什麼發展的這麼好?主要原因是,人家在明治維新全盤西化的同時,沒有摒棄自己的傳統文化,所以業者會思考,如何將咖啡本土化,如何將咖啡做得更符合日本人的口味習慣。而不是像中國業者,對中國傳統飲食習慣不管不顧,直接拿歐美人對咖啡的偏好來道德綁架中國消費者。手腕是拗不過大腿的,在中國做咖啡是給中國人喝的。西方咖啡文化是拗不過中國飲食文化的,如果中國的咖啡業者還不意識到這一點,這塊蛋糕永遠不會做大,只不過是資本輸入割韭菜的虛假繁榮罷了,對於咖啡業本身發展,毫無營養可言。所以中國咖啡業者,需要以身觀身,反觀自省,我們不能拿西方強盜思想和中國傳統觀念硬碰硬,日本能把咖啡做得這麼好,中國怎麼就不行?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之道從不沾親帶故,永遠支持善良的人。
一個人善不善良怎麼體現?這個太容易形容了吧,處處為他人著想,具有忘我的奉獻精神。這不就是「無我利他」嗎?不正式老子的「無為」思想嗎?不正式天之道嗎?而且最重要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具備「善」的本質。「善」根本就是深藏在我們DNA中的特質,根本不用去學,而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善人」就是按照「天之道」的原則做事的人。但是荀子又說,我們人生來就是「惡」的,耶穌也說我們生下來就是有罪的,為什麼?因為我們雖然精神境界生下來就是善良的,但是我們還有一個肉身,所以具備動物的劣根性。動物為了能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必須撕殺,必須爭搶。但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之靈、百獸之長,就是應為我們大腦皮層進化來的「善良」,也就是「天之道」,所以,天之道,根本不用學!老子所講的「道德要素」,本來就是我們大腦裡與生俱來的原廠設置,只是被物質世界欲蓋彌彰了,感知不到了而已。所以釋迦牟尼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徵得。
天道無親,我們咖啡業者如果能效法天道,做到一碗水端平的話,那麼大家就都成善人了。否則你不公平對待每個人,就會產生怨恨了。
咖啡呢?前幾章講過,咖啡之道就是天之道。所以,無論你是種植者、烘焙師、咖啡師,還是咖啡企業管理者、員工或咖啡館館主,只有按照天之道做咖啡,我們的咖啡事業才有所成就。因為「咖啡無親,常與善人」,做咖啡,先做人。
所以希望咖啡業者和咖啡愛好者,能夠多接觸一些道德層面的東西,會對我們的人生更有幫助,會讓我們活得更敞亮。如今哪裡講道德?寺廟裡、教堂裡、偏遠農村的祠堂裡。
往期回顧
跟老子,學咖啡(序言A)老子其人
跟老子,學咖啡(序言B)道德經
跟老子,學咖啡(序言C)全篇主旨
跟老子,學咖啡(序言D)道體啟用
跟老子,學咖啡(1.1a)道可道非常道
跟老子,學咖啡(1.1b)名可名非常名
跟老子,學咖啡(1.2a)無名萬物之始
跟老子,學咖啡(1.2b)有名萬物之母
跟老子,學咖啡(1.3a)常無欲觀其妙
跟老子,學咖啡(1.3b)常有欲觀其徼
跟老子,學咖啡(1.4)眾妙之門
跟老子,學咖啡(2.1a)美之為美斯惡已
跟老子,學咖啡(2.1b)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跟老子,學咖啡(2.2a)聖人無為
跟老子,學咖啡(2.2b)功成弗居
跟老子,學咖啡(3.1)不尚賢民不爭
跟老子,學咖啡(3.2上)無知無欲
跟老子,學咖啡(3.2下)為無為無不治
跟老子,學咖啡(4.1a)沖而用之或不盈
跟老子,學咖啡(4.1b)淵兮萬物之宗
跟老子,學咖啡(4.2a)挫其銳解其紛
跟老子,學咖啡(4.2b)和其光同其塵
跟老子,學咖啡(5a)天地萬物不仁
跟老子,學咖啡(5b)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跟老子,學咖啡(6a)谷神不死謂之玄牝
跟老子,學咖啡(6b)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跟老子,學咖啡(7a)不自生故能長生
跟老子,學咖啡(7b)無私故能成其私
跟老子,學咖啡(8a)水之“二德”道體
跟老子,學咖啡(8b)水之“七善”道用
跟老子,學咖啡(9a)滿招損,謙受益
跟老子,學咖啡(9b)功遂身退天之道
跟老子,學咖啡(10a)載營魄抱一
跟老子,學咖啡(10b)摶氣質柔
跟老子,學咖啡(10c)滌除玄覽
跟老子,學咖啡(11a)有之以為利
跟老子,學咖啡(11b)無之以為用
跟老子,學咖啡(12a)五色五音五味
跟老子,學咖啡(12b)馳騁田獵難得之貨
跟老子,學咖啡(12c)為腹不為目
跟老子,學咖啡(13a)寵辱若驚
跟老子,學咖啡(13b)貴大患若身
跟老子,學咖啡(13c)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跟老子,學咖啡(14a)執古之道以御今只有
跟老子,學咖啡(14b)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跟老子,學咖啡(15a)微妙玄通
跟老子,學咖啡(15b)猶兮若畏四鄰
跟老子,學咖啡(15c)儼兮若客
跟老子,學咖啡(15d)渙然冰釋
跟老子,學咖啡(15e)曠若谷敦若朴
跟老子,學咖啡(15f)濁以靜之徐清
跟老子,學咖啡(15g)安以動之徐生
跟老子,學咖啡(15完)不欲盈而新成
跟老子,學咖啡(16a)致虛極守靜篤
跟老子,學咖啡(16b)不知常妄作凶
跟老子,學咖啡(16c)容乃公公乃王
跟老子,學咖啡(16完)道乃久歿身不殆
跟老子,學咖啡(17a)太上不知有之
跟老子,學咖啡(17b)百姓皆謂「我自然」
跟老子,學咖啡(18a)大道廢有仁義
跟老子,學咖啡(18b)國家混亂選忠臣
跟老子,學咖啡(19a)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跟老子,學咖啡(19b)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跟老子,學咖啡(20a)唯與阿,善與惡
跟老子,學咖啡(20b)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跟老子,學咖啡(20c)荒兮其未央哉
跟老子,學咖啡(20d)眾人皆有餘而我獨遺跟老子,學咖啡(20完)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跟老子,學咖啡(21a)孔德之容惟道是從跟老子,學咖啡(21完)象、物、精、信跟老子,學咖啡(22a)曲全枉直漥盈敝新跟老子,學咖啡(22完)不爭之德跟老子,學咖啡(23a)希言自然跟老子,學咖啡(23b)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跟老子,學咖啡(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跟老子,學咖啡(25上)有物混成先天下生跟老子,學咖啡(25下)道法自然跟老子,學咖啡(26)輕、重、躁、靜
跟老子,學咖啡(27上)五善
跟老子,學咖啡(27下)聖人不棄人不棄物
跟老子,學咖啡(28a)雌雄、黑白都是代號
跟老子,學咖啡(28b)聖人用之,大制不割
跟老子,學咖啡(29a)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跟老子,學咖啡(29b)去甚、去奢、去泰
跟老子,學咖啡(30上)大軍所處必有凶年
跟老子,學咖啡(30下)物狀則老
跟老子,學咖啡(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跟老子,學咖啡(32A)若守之,萬物將自賓
跟老子,學咖啡(32B)知止可以不殆
跟老子,學咖啡(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跟老子,學咖啡(34)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跟老子,學咖啡(35)執大象天下往
跟老子,學咖啡(36A)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跟老子,學咖啡(36B)柔弱勝剛強
跟老子,學咖啡(37A)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跟老子,學咖啡(37B)不欲以靜天下自定
咖啡道德經(38A)上德不德,下德有德
咖啡道德經(38B)仁、義
咖啡道德經(38C)上禮莫之應
咖啡道德經(38D)處厚去薄,處實去華
咖啡道德經(39A)萬物得一以生
跟老子,學咖啡(39B)至譽不譽
跟老子,學咖啡(40)反者道之動
跟老子,學咖啡(41a)下等人嘲笑道
跟老子,學咖啡(41b)明道若昧,進到若退
跟老子,學咖啡(41完)大器晚成
跟老子,學咖啡(42a)萬物負陰抱陽
跟老子,學咖啡(42b)強梁好勝不得其死
跟老子,學咖啡(43)不言之教
跟老子,學咖啡(44a)老子三大靈魂拷問
跟老子,學咖啡(44b)知足、知止可以長久
跟老子,學咖啡(45a)大成大盈大直大巧皆不完美
跟老子,學咖啡(45b)躁勝寒,靜勝熱
跟老子,學咖啡(46)知足常足
跟老子,學咖啡(47)不出戶,知天下
跟老子,學咖啡(4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跟老子,學咖啡(49上)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跟老子,學咖啡(49下)百姓皆注耳目,聖人皆閡之
跟老子,學咖啡(50)做自己的主人,對自己負責
跟老子,學咖啡(51上)夫莫命而常自然
跟老子,學咖啡(51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跟老子,學咖啡(52a)知子守母,沒身不殆
跟老子,學咖啡(52b)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跟老子,學咖啡(53)大道甚夷,唯施是畏
跟老子,學咖啡(54a)善建不拔,善抱不脫
跟老子,學咖啡(54b)以身觀身,知天下然
跟老子,學咖啡(55a)大德如赤子
跟老子,學咖啡(55b)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跟老子,學咖啡(56)和光同塵,是謂玄同
跟老子,學咖啡(57a)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跟老子,學咖啡(57b)無事、無為、物欲取天下
跟老子,學咖啡(58)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跟老子,學咖啡(59)重積德,無不克
跟老子,學咖啡(60)治大國若烹小鮮
跟老子,學咖啡(61)大國者下流
跟老子,學咖啡(62)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跟老子,學咖啡(63a)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跟老子,學咖啡(63b)輕諾寡信,多易多難
跟老子,學咖啡(64a)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跟老子,學咖啡(64b)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跟老子,學咖啡(65)與物反,乃大順
跟老子,學咖啡(66)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跟老子,學咖啡(67)老子三寶
跟老子,學咖啡(68)配天古之極
跟老子,學咖啡(69)哀兵必勝
跟老子,學咖啡(70)被褐懷玉
跟老子,學咖啡(71)不自知是一種病
跟老子,學咖啡(72)民不畏威大威至
跟老子,學咖啡(7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跟老子,學咖啡(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跟老子,學咖啡(75)無為:無以生為者
跟老子,學咖啡(76)柔弱者生之徒
跟老子,學咖啡(77)天道、人道
跟老子,學咖啡(78)正言若反,柔弱勝剛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29.html